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1189760
迪康药业丢卒保车 大股东清欠期划定
     3月15日,成都市联合产权交易所,一场备受关注的拍卖会气氛却波澜不惊。

    下午2时,拍卖会正式开始。拍卖师用了近10分钟时间陈述了冗长的拍卖规则:“本次拍品包括‘房地产及设施设备’,起拍价为人民币6200万元,加价幅度为100万元。”

    10分钟后,拍卖师宣布竞拍开始。但尴尬的是,拍品举牌一次之后便再无人响应。拍卖师见状,开始反复暗示拍品的地理优势和升值空间,可并没有奏效。2分钟后,他不得不宣布这次拍卖“成交”。

    自此之后,这幢位于成都市二环路南四段11号的大厦不再属于迪康药业。“这6200万元的拍款绝大部分将作为偿贷款划给中信银行。”迪康药业董事会办公室周怡告诉记者。

    丢卒保车

    3月7日,迪康药业发布公告称,为清偿中信银行成都分行到期贷款,根据四川省内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通知,将对坐落在成都市二环路南四段11号的房产及土地进行公开拍卖,起拍价为人民币6200万元。

    据悉,此次拍卖的这幢大厦是两年前完工的,造价约为6700万元。而迪康药业表示,因尚未竣工结算,目前已知的数据约为6300万元左右。事实上,在公告前一天,大厦里的工作人员就已经悉数搬至新址——成都高新区西区迪康大道1号。而此前,迪康集团的总部也一直是在这座大厦里。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一年多以来迪康系恶化的财务状况不断被披露,拍卖公司大楼对其来说应该是无奈之举,这说明目前迪康系资金链危机依然严峻(详见本报2005年106期报道)。而此前,作为迪康集团资金拆借和抵押的工具之一,迪康药业所承受的连带风险亦不小。

    据了解,截至去年6月30日,迪康药业被大股东迪康集团质押的股份已经占迪康药业股份总数的57.44%,而当时迪康集团持有迪康药业的股权比例是58.79%。

    两个月后,迪康药业又接到一份来自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股权司法冻结及司法划转通知》。原来,因与中国银行的合同纠纷,上述已被质押的迪康药业股权又被法院冻结,加上被轮候冻结的另一部分股权,迪康集团手里持有的迪康药业58.79%的股权已经全部被冻结。

    “这次拍卖是上市公司的行为,目的只是为了清偿上市公司的银行贷款。”周怡反复向记者解释,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大股东不能混为一谈。

    截至去年第三季度,迪康药业的流动负债是1.7亿多元。周怡告诉记者,到去年年末,迪康药业已经陆续偿还了一部分银行贷款,这6000多万元贷款偿还以后,其负债将不超过1个亿,“这样相应的资产负债率就会降低,有助于上市公司更加稳健地经营。”

    就此,一位证券分析人士向记者指出,高比例股权被大股东质押出去甚至冻结的背后,存在着这些股权被拍卖的可能,进而导致上市公司控股权转移的风险。一年多来,迪康集团边清理债务边收缩战线,迪康药业应该说是迪康集团的最后一颗棋子,如果迪康药业能保持稳健发展无疑是迪康集团图得自救的保证。

    占款如何解决

    除了拍卖,迪康药业也一直寄望于通过向大股东追讨占款来化解经营风险。一如上海证券彭蕴亮所言,“像三九医药一样,大股东占款问题不解决,对上市公司总是个负累,在日常经营上会受到很大限制。”

    去年7月,迪康药业对迪康集团及其关联方就部分债权债务进行了清理,迪康集团确认欠迪康药业的债务是9057.87万元。为了确保这些债务能够得到清偿,迪康药业还启动了财产保全。

    可财产保全并未能使这笔债务如愿到达迪康药业的账上。去年年底,债务关联公司矢量公司向迪康集团归还了欠款9000万元,但在还款当日就被光大银行成都分行直接扣划,用以偿还迪康集团在该行的逾期贷款。

    但是,迪康药业与迪康集团达成了另外一个协议。迪康集团承诺,分阶段清偿所欠迪康药业款项,2005年12月31日前归还迪康药业130万元,2006年1月15日前归还500万元,2006年5月31日前归还1385.9万元。到2005年12月31日,迪康药业已收到迪康集团归还的第一笔130万元的欠款;据称,今年1月,第二笔500万元也已到账。

    但是外界认为,相对于9000多万的欠款,这些分阶段的小额还款很可能只是为堵悠悠之口。

    对此周怡表示,尽管款项金额小,但迪康集团已经承诺以现金返还。而且,有如此具体的还款金额说明,这部分款项已经列在迪康集团的财务计划中了,也就是说这部分还款到期入账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据透露,上级监管部门已经要求迪康集团最迟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对上市公司占款的清偿,“原则是尽量以现金偿还”,若迪康集团到期仍不能履行以上承诺,迪康药业将寻求通过以股抵债或以资抵债等非现金抵偿方式促使迪康集团清偿欠款。

    事实上,在去年年初,四川证监局就要求迪康集团必须在6月30日前处理好集团的财务问题,希望迪康能在集团内部,清理关联交易,将每家公司的财务明晰,降低银行贷款,并希望迪康集团可以变卖资产,进行有效的产业整合,尤其是剥离衡平信托等金融资产。

    据有关消息,到目前为止,按照要求,迪康集团已经通过变卖成商集团、衡平信托等措施筹款还贷,当地银监局人士也表示,“可以确定,迪康集团欠银行方面的债务大部分已经还了。”而这对于接下来迪康集团内部进一步清理债权债务,特别是解决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占款问题或许是一个利好信号。

    本版股评文章纯属作者个人观点,非本报立场。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34期(赖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