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1194109
名刊药评
     Kir6.2基因突变糖尿病患者口服磺酰脲类药替换胰岛素治疗的效果观察

    Switching from Insukin to Orak Sukfonykurea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Due to Kir6.2 Mutations

    Ewan R. Pearson, M.R.C.P., Ph.D., Isabekke Fkechtner, M.D., P﹖k R. Nj﹖kstad, M.D., Ph.D., et ak

    N Engk J Med 2006;355:467~477

    August 3,2006 Number 5

    背景:在确诊为糖尿病的6个月以下婴儿中,约有30%~58%是由ATP敏感钾离子通道KATP的Kir6.2亚基的编码基因KCNJ11杂合激活突变造成的。患儿出现酮症酸中毒或者严重的高血糖,需要给予胰岛素治疗。β细胞的ATP敏感钾通道失灵,不能在细胞内ATP浓度升高时关闭,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糖尿病。磺酰脲类药物可以通过非ATP依赖途径关闭ATP敏感钾通道。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磺酰脲类药物与胰岛素治疗该类病人的效果,并探讨其治疗机制。

    方法:该研究为开放的非随机、非对照临床治疗研究。观察了49例Kir6.2突变的糖尿病患儿接受适量磺酰脲类药物的治疗反应,并且在一小部分患儿中研究了胰岛分泌功能对注射及口服葡萄糖、进餐以及胰高血糖素等的反应。采用非洲蟾蜍的卵母细胞(xenopus oocytes)测定突变的ATP敏感钾通道对磺酰脲类药物甲苯磺丁脲的反应性。

    结果:共有44例(90%)患儿在口服磺酰脲类药物后成功地终止胰岛素治疗。甲苯磺丁脲体外阻滞ATP敏感钾通道的程度与临床治疗效果一致。所有患儿换用磺酰脲类药物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所改善(治疗前为8.4%,经过12周治疗后为6.4%,P<0.001)。血糖控制情况也得到改善,一年之后效果仍然得到维持。磺酰脲类药物治疗可以增加胰岛素分泌,口服葡萄糖或者进餐似乎比注射葡萄糖更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只有磺酰脲类药物存在时,外源性胰高血糖素才增加胰岛素分泌。

    结论:KCNJ11基因突变引起的糖尿病患儿接受磺酰脲类药物治疗在短期内是安全的,可能比胰岛素治疗更有效。ATP敏感钾通道因突变而关闭是磺酰脲类药物治疗的遗传药理学基础,药物治疗增强了细胞对肠促胰岛素和葡萄糖代谢的敏感性,从而增加胰岛素分泌。

    直肠癌患者术后5-氟尿嘧啶联合化疗再配合放疗的Ⅲ期临床试验效果观察

    Phase III Triak of Fkuorouracik-Based Chemotherapy Regimens Pkus Radiotherapy in Postoperative Adjuvant Rectak Cancer GI INT 0144

    Stephen R. Smakkey, Jacquekine K. Benedetti, Stephen K. Wikkiamson,et ak

    Journak of Ckinicak Oncokogy, Vok 24, No 22 (August 1) 2006:3542~3547

    目的:高危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术前后辅以放化疗可以提高总体生存率overakk survivak及改善盆腔症状。本研究比较了术后3种5-氟尿嘧啶联合化疗配合放疗的方案的临床效果。

    方法:1917例分类为T3-4,N0, M0或者T1-4, N1, 2M0直肠腺癌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在放射治疗前后每28天接受2次为期5天的5-氟尿嘧啶弹丸注射,放疗期间每日静脉滴注225mg/m2的5-氟尿嘧啶。第二组在放疗期间接受5-氟尿嘧啶静脉滴注,并分别在放疗前42天、后56天接受静脉滴注。第三组在放疗前后接受2次为期5天的5-氟尿嘧啶+亚叶酸弹丸注射。病人依据手术类型、术后时间、转移范围TNM分期等进行分层分析。

    结果:病人随访时间中位数是5.7年。急性毒性发生率小于1%,3~4级血液学毒性在弹丸注射组(第三组)发生率为49%~55%,而静脉滴注组(第三组)发生率则为4%。所有治疗组3年无病存活率为67%~69%,3年总体存活率为81%~88%。首次复发时局部复发率:第一组为8%,第二组为4.6%,第三组为7%。处于T1-2, N1-2及T3, N0-2期的低位前切除者的局部复发率:第一组为5%,第二组为3%,第三组为5%。

    结论:所有治疗组的无复发存活率以及整体存活率相似,但各组的给药方式和毒性反应不同。术后治疗的局部复发率低,适用于T1-2, N1-2及T3, N0-2期的前位切除的患者。

    (本栏目文章由孙华君编译)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医院周刊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