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医业 > 医院 > 正文
编号:11314747
在祖国医学的浩瀚长空中展翅腾飞——江苏省中医院发展巡礼
     历代名医辈出的江苏省,物阜民丰,人杰地灵。集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代表江苏中医水平的江苏省中医院,深深植根于这片文化土壤中。50多年的历史见证了省中医发展变化的足迹,铸就了省中医人智慧和勇气。不论是艰苦创业年代还是现在发展建设时期,省中医人始终不忘悬壶济世的宗旨,用几代人的勤劳和智慧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风云际会,英才辈出,这里荟萃了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中医名家,培养了一代代的高级中西医结合人才,他们为祖国医学的继承创新,为保障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天,江苏省中医院已经从建院初期的小门诊部发展成为拥有开放床位1107张,日门诊量7000人次左右,年门诊量200万人次左右,年住院病人数2.5万人次,专科齐全,环境优美,设备精良,综合实力名列全国中医系统前茅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

    走进江苏省中医院,一股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出自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赫然在目,它时刻告诚为医者要敬业诚信。多少年来,大医精诚精神一直在这里传承,它让省中医人感受到更多的是肩上的重任:弘扬中医,博采众长,古今贯通,保民健康。

    发展篇:杏林奇葩 绽放异彩

    江苏省中医院创建于1954年10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最早的中医院之一,建院初期就会集了国内一批中医名家,形成了医院独具特色的中医诊疗体系,在江苏省、华东地区乃至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0年沐风栉雨,沧海变桑田。当年日门诊量仅为50人次,只有内、外、妇、儿科的一个小门诊部,现已发展成拥有在职职工1704人,医技人员占80%,高级卫生技术人员250多名,其中省名中医、名中西医结合专家61名,博导19名,享受政府津贴专家27名,开设33个临床科室和5个医技检查科室,其中急诊、消化、耳鼻喉科、儿科、针灸、肾科等为国家级重点专(学)科,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专科11个,省“135”重点医学工程学科2个,是全国中医系统内重点专科最多的医院。

    医院先后被定为国际针灸培训中心、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临床基地、全国中医临床进修基地和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中药)中心(GCP)。医院先后获得全国省级示范中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省卫生行风先进集体、省“十佳医院”、“江苏省文明单位”、全国“百佳医院”等光荣称号,2000年蝉联第二届江苏省“十佳医院”,2003年被评为省市“非典防治先进集体”,2004年蝉联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医疗篇:突出中医 彰显特色

    中医是医院的立院之本和主导方向,多年来,医院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思想,在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积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根据医院内涵建设的要求,以医疗质量管理为重点,以提高医院综合处理能力为依托,使技术水平这一核心竞争力有了新的增长,适应了百姓健康的需要。目前,全院开设近100个专科专病门诊,拥有一批全国及省级重点学科。

    该院消化科是国家级重点专科、全国首批中医内科学博士点、国家GCP中心临床基地、国家“113”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省级重点中医临床专科,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期病变、溃疡性结肠炎、功能性胃肠病、中医药预防与治疗消化道肿瘤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形成了稳定的发展方向,在全国中医消化病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经过数代人的艰苦奋斗,已逐步形成了学术优势突出、专科专病地位领先、人才层次较高、诊疗设备先进的特点。年门诊量达15万人次,占全院内科门诊量1/3,社区外病人达到30%,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由我国著名中医肾脏学家邹云翔教授于1955年创建的该院肾内科,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中医专科。2001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的首家“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全国中医肾病三级实验室”、“全国中医肾病重点学科”;1997年被国家科技部、国家药品监督局定为全国GCP中心中医肾病新药验证基地;2001年被评定为江苏省卫生厅“135工程”重点学科;2002年再次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几十年来该科运用中医中药理法方药治疗肾脏疾病形成了独特的方法,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特别是对慢性肾脏疾病的一、二期预防、复杂性尿路感染的中医药治疗、分期治疗狼疮性肾炎、分阶段治疗糖尿病肾病等疗效显著,受到广大病患者的青睐。

    耳鼻咽喉科是全国重点专科、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多年来,该科通过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在鼻科疾病、咽喉疾病、耳聋、口腔黏膜病中医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一些慢性咽炎等难治病种,治疗运用经验方,临床疗效显著,受到患者欢迎。近年来,该科每年组织全国和全省的学术活动1~2次,为全国中医耳鼻咽喉科制订了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标准、辨证标准、疗效判定标准和治疗常规、中西医病名对照规范等,为耳鼻喉科的中医中药方面的研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该院全国重点学科针灸科,在中风(脑血管病)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建立了脑血管病医学康复体疗中心,目前病区基本上形成了以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为主的专科病区,集针灸治疗为主,现代康复、体疗、作业疗法、言语治疗等手段为辅,并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康复评定,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有中医特色的中风康复模式,极大地提高了临床疗效,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

    该院儿科2002年被评定为教育部国家级重点学科,是全国惟一的中医儿科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江苏省卫生厅“135”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开设了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气管炎、厌食症、疳症、腹泻、肾病、多动症、性早熟、小儿妇科、小儿推拿针灸、外治敷贴等多种专病及特色疗法门诊。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多种治疗手段,以中医药、推拿、外治等传统疗法为特色,赢得广大患儿及家长的信赖和赞誉。来诊患儿以南京市区为主,并辐射至全省乃至全国。

    急诊科创立于1963年,为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急诊重点学科、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急诊博士点、国家中药抗感染临床研究基地。该科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及上消化道出血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研制的特色制剂胃血宁、通脑灵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出血性中风总有效率分别达94%、96.7%。目前急症中心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接诊能力和抢救成功率达国内领先水平。

    该院省级重点专科男科、心内科、妇科、眼科、推拿科、呼吸科、普外科、血液科等在充分发扬传统优势的同时,大力吸收现代医学精髓,专科技术和业务发展始终保持在全国以及全省中医院领先水平。

    为了努力挖掘、探索、研究有特色、有优势的中药、中医疗法,确定中医中药在临床诊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医院加强对中药使用率,参与率的考核,要求中医高级医师门诊处方量不低于75%,中西医结合医师不低于60%,病房的中药饮片使用率与量化考核挂钩,建立合理激励机制。目前日门诊中药饮片处方量明显上升,最高达3400张,中药使用约占全部药品的64.1%以上。医院制剂部常年提供质优价廉的特色中药制剂,配制了20多种剂型近200多个品种的院内中药制剂,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欢迎。

    在发展中医、发挥中医中药特色的同时,以现代医学为支撑,努力提高医院的综合诊疗能力,医院先后配备了十六排CT、核磁共振、高压氧舱、DSA等先进医疗设备,目前设备价值已达2亿多元,先后开展脏器移植手术如心脏移植、肾脏移植、肝脏移植、以及角膜移植、骨髓移植、颅内血管支架术、膝关节置换术等,大中型手术量每年达4000余台,大大提高了对急、危、重症的综合诊疗水平。

    人才篇:跨越发展 营造和谐

    医院的发展,人才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名老中医是医院的宝贵财富,是中医发展的基石,医院建院初期,就汇集了江苏一代名医,铸成渊源的学术根基。全国白求恩奖章获得者消化科著名脾胃病专家徐景藩教授在中医治疗消化道疾病方面造诣颇深,他提出胃脘痛的诊治规范和辨证客观化的标准,并对老年胃病、残胃炎、返流性食管炎、溃疡性结肠炎等消化系疾病总结出一整套独特有效的治疗法则,在学术界颇有影响。著名妇科专家人称“送子观音”的夏桂成教授,运用中医理论并结合现代医学,创立了“调周疗法”,研制出疗效显著的助孕合剂、妇孕合剂,造福广大不孕症患者。肾科在著名肾病专家邹云翔教授学术思想指导下,研制的保肾甲丸、保肾乙丸、甲花胶囊、黄蜀葵胶囊等一大批中成药制剂,因其疗效显著成为治疗肾病患者的首选制剂。

    物转星移,一代名师年事已高,为了继承发扬老中医临床经验,医院推出百万“青苗培养计划”,重点加强“临床三基本训练”;同时,开设“院内中医临证跟师学习班”作为“青苗培养计划”的一部分,并纳入科主任考核内容。在院内遴选出徐景藩等31名具有较深学术造诣的名老中医专家,每年负责指导1~2名年轻医生,按计划几年内将对数百名中青年医生全部轮训一遍,第一批临证跟师学员已圆满“出师”;同时举办“西学中”学习班,为西医人才创造学习中医的条件。

    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宽松的环境和一定的政策扶持,还需要“领头雁”的引导和带动。医院在打造新一代名中医的同时,十分重视人才建设,重点在“吸收、培养、使用”三个环节上花功夫,先后引进了泌尿外科、心胸外科、消化肿瘤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消化内镜等专科的专业人才,他们来到医院后挑起专科发展的重任,带动学科的发展,提升了专科技术能力。随着医院对专科技术发展及其业务功能定位的把握,出现了各科之间、人才之间的相互和谐合作。引进专家是人才,本院专家也是人才;西医专家是人才,中医专家同样也是人才,他们在技术特点和专业发展上各有侧重,目前在院内形成了人才间相互包容、相互支持、“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良好局面。

    科教篇:言传身教 硕果累累

    医院始终坚持科教兴院的方针,依靠严谨的治学传统、浓郁的文化底蕴、科研实力,促使科教研硕果累累。据统计,医院每年有在院研究生、本科生、进修生达900名,来自世界各地留学生200多名,有40多批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友好人士来院参观访问,扩大了医院在国际上的影响和知名度。加强医学继续教育工作,每年有外出进修人员50多人次左右,参加国家级各类学术会议110人次左右,继续教育覆盖率达100%。去年,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医院临床带教水平进行评估检查,在该院的南京中医药大学实习学生获得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全优的好成绩,受到评估专家和学生们的广泛好评。

    积极把好“入关口”,加强对新招聘毕业生的培训与考查。今年共接受博士生4人,硕士生48人,对他们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加强急救综合处理能力的培训与考查,使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尽快地适应临床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重视中医药科研工作,强调科学严谨,管理规范的科研工作,提高临床科研课题的协作攻关能力,自2000年以来已中标各级科研课题117项,其中国家级科研课题70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2005年,获立项各级各类课题73项,其中国家“十五”攻关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5项,厅局级课题66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1项,医院科研能力显著增强。

    管理篇:以人为本 创新服务

    医院以高效、廉洁为核心,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绩效考评为关键,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把服务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医院始终坚持“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努力采取各种措施,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没有停诊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门急诊楼改扩建工程,使门诊面积从9000㎡增加至17000㎡,诊室从97间增加至179间,可以满足日门诊8000人次需求。改扩建后的门诊楼面貌焕然一新,门诊大厅宽敞舒适,增设了中央空调、自动扶梯。各诊疗区域分布合理,标识指示醒目,环境明亮优雅,结构错落有致;坚持对服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在踏入医院工作时,充分认识医疗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真正树立起“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理念;合理布局各诊室和门诊服务窗口,院内标识鲜明,使就诊患者在第一视觉处找到需要的资讯,流程自然顺畅。门诊分设固定或流动导医服务岗40个,随时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导诊服务。医院设立了名医堂,将全院名老中医集中于此,同时,开设电话预约就诊服务,使就诊更为快捷方便。为了使服务细节更加人性化,该院门诊设立综合服务部,集导医服务、绿色通道服务、保安保洁服务于一体,陪护年老体弱、无陪护重病员的全程就诊,急危重病人的转送及配合抢救,服务意识强,脏活、累活抢着干,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加强急救服务,从120接诊到抢救、住院等建立了一系列规范,同时根据需要完善了专业配置,做到内科、外科、骨伤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妇科、皮肤科常年24小时有专门的医生在急诊值班。加强药品集中招标管理,控制药品费用。目前,医院平均住院日较前下降1.3天,单病种费用在南京三甲医院中位于中下水平。与此同时,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强化管理。如制定《住院病历三合理规范检查细则》、《关于加强门诊用药及处方管理的补充规定(试行)》。医院每月对药品使用金额、使用量处前十名的品种、科室和人员予以公示。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情况逐月改善,三合理医疗平均得分率由77.46%上升到94.7%。

    行风篇:诚信立院 塑造满意

    医疗卫生系统的行风问题是政府与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防患于未然,结合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医院先后制定出台了《省中医院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行风职业道德建设责任制体系》、《江苏省中医院党风廉政建设、行风职业道德建设责任制分解表》、《省中医院基建工程操作程序管理规定》等。从院长、党委书记开始自上而下逐级签定了责任书,具体明确了各自的责任,落实责任追究制,强化了责任意识。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使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做到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从制度上杜绝各种不良现象的发生。规范药品、一次性耗材、设备物资的购销和使用,积极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进一步净化医疗卫生行业作风。近年来,在省卫生厅组织的多次病人问卷调查中,该院病员满意度始终名列前茅。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医院收到表扬信300多封,锦旗240多面,拒收红包7.42多万元。在人民日报组织的群众评议活动中被评选为“人民群众最信赖的十佳医院”。

    放眼未来,以刘沈林院长、马明深书记为核心的领导班子正运筹帷幄,高屋建瓴,积极推进“南扩工程”。未来的3~5年内,一座集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等为一体的新的医疗中心将在江苏省中医院拔地而起,这座约10.4万平方米建筑群规模相当于现有医院面积的2倍,床位将增加至1800余张,它将为创造省中新的辉煌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为创建研究型医院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与时进,吾辈唯超越求发展!面对新一轮机遇与发展,省中人将在团结奋进、朝气蓬勃的领导班子带领下,超越过去,超越现在,在祖国医学的浩瀚长空中,鲲鹏展翅,再次腾飞!(冯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