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天使的微笑
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社区残疾康复训练手段也日趋多样化。
(资料图片)
2005年底,民政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共同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推动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2006年下半年,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领导小组在各地陆续开始了检查验收工作。前不久,广州市海珠区顺利通过检查验收,成为首批荣获“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殊荣的区之一。社区残疾康复,日渐被重视。
社区残疾康复究竟是怎样开展的?接受康复治疗的人群恢复状况如何?为揭开疑团,本报记者于上周深入广州市海珠区残联康复中心,作为一位普通市民亲眼见证了残疾康复工作的日常开展情况。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岭南羊城18℃,温暖舒适。
在广州大道南“何贵荣夫人福利院”边上的小花园里,一群孩子正在玩耍。看到记者,一个女孩立刻跳到记者身旁,欢快地打招呼:“姐姐,姐姐!”她的叫声吸引了另一个男孩的注意,远远地,记者听见他喊着“阿姨,你好”,并跑过来友善地握手。一旁的另一个女孩也在仔细打量记者之后露出善意的微笑。
围绕在记者身边的这群孩子,有的是脑瘫或智障儿童,有的则是先天性失聪。“上帝造人的时候,一定希望他们永远开心,所以给了他们不会承载忧愁的大脑,但他们同样是天使!”与福利院为邻的海珠区残联康复中心(以下简称残康中心),在其中工作的康复师小康一直这样解释为什么世上有些儿童会患上脑瘫或智障,现在,这群天使正在残康中心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个性化
海珠区残康中心成立于2001年,是由政府拨款和社会捐款共计300多万元、由海珠区残联兴办的一间综合性康复场所。其中,设有专门针对脑瘫儿童的运动作业康复室、针对智障儿童的智障儿童训练室、针对失聪儿童的听力语言训练室和针对自闭症和孤独症患儿的感统训练室。残康中心的专职康复师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级评估,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康复训练。
在残康中心2楼体康复训练室,记者留意到一张训练表,不同的孩子在同一时间段被安排了不同的训练内容。
亮仔(化名)是一名脑瘫患儿,虽然已到7岁多,但智力水平只有同龄人的一半,而且不能独立行走,即使在有人辅助的情况下,他的姿势也呈脊柱弯曲、屈髋屈膝的状态。当天下午第一个课时段,他的内容是OT训练(运动治疗,又称为治疗性运动,是根据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功能状况,借助治疗器械、治疗者的手法操作以及患者自身的参与,通过主动或被动运动的方式来改善人体局部或整体的功能,提高身体素质,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同时练习被动站立,以纠正其异常姿势。康复师先固定住他的脚尖,使之对着正前方站立,再利用固定带纠正其膝关节和髋部的弯曲。然后,在亮仔的面前摆上彩色插板,引导他把插板上相同颜色的插棒插在一起。
这样的练习可增强手的灵活性、手眼的协调性、运动控制能力以及耐力。根据亮仔的训练情况,他每天站立训练的时间接近1小时。而他的旁边,另一个患儿的训练时间只需半小时。
在亮仔进行被动训练的同时,还有3个孩子在接受手法治疗。残康中心的梁敏吾主任告诉记者,这3个孩子属于痉挛型脑瘫,由于肌肉痉挛严重,必须利用手法来拉展,也就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上田正法”,可缓解手足和躯干的过分紧张,以消除异常姿势。
在所有接受训练的孩子当中,小吴建(化名)是最调皮的一个,他的智力正常,但腿部无力,无法走路,因此,他在这里接受运动康复训练。为了锻炼腰部的力量,他每天要做100多个仰卧起坐,康复师抓紧他无力的双腿,一边和他聊天,一边督促他练习。不一会儿,小吴建累了,他开始寻找各种机会偷懒,不是赖在训练床上不肯起来,就是起来了不想再躺下,还不停地耍赖。然而,没到休息时间,再苦再累也要继续,否则,腰部锻炼不足,力量不够,走路只能停留在梦想阶段。“狠心”的康复师把他推躺下去,然后不停拍他的腿,促使他再次坐起来。
除了在康复师帮助下训练的孩子,记者还看到一个孩子正在单独进行“平行杠内步行”训练。在接受了前期训练之后,他已经能够自己走路了,尽管每一步都迈得很艰难,在正常人看来他的步伐和姿态都是走样的,但他很认真,小心翼翼地往前走,然后自己转身,再走回来。他的训练时间是1小时,这1个小时中,他成功走出的每一步,都是之前个体化康复训练的结果,也是之后进一步训练的基础。
神奇的“狗医生”
在看过孩子们的日常练习后,记者了解到该残康中心有一类特殊的医生——狗医生。
不少人知道海豚能当“医生”,这是因为海豚有可爱的外形,而且它们所发出的高频“笑声”对人类大脑中枢神经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使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对脑瘫和自闭症儿童的治疗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要想让“海豚医生”治病,必须把这么多孩子带到海洋馆区,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让小狗当“医生”,开展上门服务,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在海珠区残康中心,每隔两个月,“狗医生”就会光临一次,和这里的孩子们玩耍,这项利用狗医生实行的康复计划,正是亚洲动物基金动物治疗计划的一部分。
这些“狗医生”经过严格考试后,获得“医师执业资格证”方可上岗。据了解,去年3月,经过对几十只小狗脾性、社交能力和服从能力的严格考查,其中4只性格特别温顺、情绪稳定、喜欢和人打交道的狗,成为首批“狗医生”,作为特殊的医生,对孩子进行特殊的治疗。去年7月,又有5只“狗医生”光荣上岗。
有资料显示,早在19世纪,欧洲国家就采取了让被收容者照料小动物的方式,实现对被收容者的自我控制治疗。1960年,美国将宠物辅助治疗的方法运用到儿童精神症中。到了上世纪90年代,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科学调查指出,与宠物相伴,对心理疾病和慢性病患者有治疗作用。“狗医生”与有智力和心理疾患的儿童亲密接触,会让他们感觉到轻松快乐,促进他们的心理和精神康复,通过快乐情绪的刺激,促进其大脑功能以及行为的改善,对孩子的治疗有强化作用。
在残康中心的宣传栏里,还挂着狗医生“巡诊”时和孩子们一起玩耍的照片,照片上,孩子们有的抱着狗,有的摸着狗脑袋,有的则抓着狗尾巴,他们都笑得非常灿烂。据附近一位居民介绍,“狗医生”来的时候,在楼下都能听到残康中心活动室里孩子们此起彼伏的笑声,平时很少打扰这些孩子的他也忍不住上楼看看。许多失聪或有语言障碍的孩子都在老师的指导下努力地说出“狗狗”的字眼,尽管有的发音并不清晰,但他们一遍遍地念着。有些智障的孩子围住“狗医生”笑着跳着,看得出,孩子们非常高兴。随后的几天,这位居民还发现,在小花园的例行活动时间,还有不少孩子不住地念“狗狗”,偶尔旁边走过一只宠物狗,都能吸引孩子们兴奋的目光。他说:“狗医生真的很神奇。”
康复就在家门口
作为社区康复的龙头,海珠区残康中心除了重点开展儿童康复服务外,也能为各年龄段需要康复治疗的人群提供相应服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心获得20多万元资金,用以购买动态干扰电疗机、神经损伤治疗仪、痉挛肌治疗仪、超声扫描脑血管治疗仪、磁疗机、多功能牵引机等理疗设备,以及脑瘫儿童康复、聋儿语训等多种专业康复训练器材。同时与珠江医院儿科联合,定期请康复专家前来指导;残康中心有多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康复老师和经过专业培训的康复员以及特教老师,为专业的康复服务提供保证。
在管理上,残康中心在智力、运动作业训练、听力语训、感统训练、视障康复训练、肢残康复训练等多个项目上设置了专门负责人,各自统筹、管理某一方面,以提高患者参与社会、回归社会的能力,构建“经济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大众化、技术人才专业化、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工作模式。
在残康中心里,记者久久望着那群可爱的“天使”们,写在他们脸上的微笑,在阳光下灿烂着,这就是上述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成效的最好佐证吧。中心负责人在记者临走前还提到,残康中心进行康复训练的人员当中,有93%通过训练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该模式也推广至海珠区大部分街道康复训练机构,逐步形成了“康复就在家门口”的格局。
【记者手记】
给康复人才加一道“体制保险”
■谈云
25岁的康复师小康每天都要和同事们重复同样的工作:早上把孩子们从3楼用轮椅一个个推到2楼康复训练室,中午推回3楼,照顾他们吃午饭,哄他们睡觉。下午14:30,再把孩子们推到2楼,按照训练课表辅助其完成下午的训练。对于这群特殊孩子各自的情况,同样的训练可能会重复无数次。
然而,这样的重复不是机械化的。例如PT训练(一种恢复肌肉和神经自身功能的强化训练),不同孩子训练的时间、力度和强度不一,需要康复师定期评估每个孩子的情况,并随时调整训练方案,这使外人看起来枯燥、简单和机械重复的训练具有不一般的“技术含量”。
据了解,像小康这样的康复师并不多。在广州市海珠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每层楼悬挂着的人员简介中,记者找到了5位康复专业毕业的康复师,他们的年龄都是20来岁,有3位大专毕业或在读,另两位中专毕业,其余多数为高中或初中毕业的保育员。
高学历人才鲜见,其原因不外乎工资待遇不高、工作环境不佳、留不住人才这些理由,但当这些理由频繁出现时,我们就应该思考更深层次的制度问题。
记得去年记者就康复话题采访一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医师时,他告诉记者,他周围的康复师大多仅有中专学历。近两年时间,来此实习和应聘的本科康复专业人才并不少,但无一例外在很短时间内离开了,有的转到二级城市工作,有的干脆改行。他们渴望高学历人才的加盟,但除了工作量大、工资不高外,由于人事属于合同聘用制,没有正式编制,一系列现实问题让一些曾经到这里工作的康复人才得不到职业归属感和安全感。对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只能扼腕兴叹,因为很多问题并不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本身有能力解决的。
从去年开始,国家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不少原一级、二级医院变身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名称改变的背后,隐含着职能的深刻变化,社区康复等工作逐渐受到重视,人才问题也随之凸现,如何培养人才与如何留住人才同样重要。
上述问题能否有效解决呢?这需要有关部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制度,解决康复师最关注的各种问题,除了福利待遇,更重要的是职称评定、人事编制等。只有从制度上为康复人才买一份“保险”,才能留得住、培养出人才,最终做好社区康复工作。(魏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