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研究动态 > 中药研究 > 正文
编号:1144905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29日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2月18日 中国中医药报sf$s, http://www.100md.com

    开发中药要冒很大风险,不会百分之百成功,但有些失误是事先考虑不周造成的,可以预先通过人为努力、周密计划、合理安排来避免,千头万绪,其中先确定一个理想的中药处方是非常关键的一步。sf$s, http://www.100md.com

    一个好药首先是有效,其次是安全、成分可控、质量稳定。做到这些,就要在新药开发伊始,选择理想的处方。处方体现了中药的“理、法、方、药”组成规范,它通过成分、用量、配伍原则等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开发新药的体现。如果处方选择不当,则会“一路不顺”,而且处方一经确定开始运作,便不可改动,处方一改,牵动全面,几乎等于重做。所以一张规范的中药处方是开发新药成功的保证。sf$s, http://www.100md.com

    处方的选择sf$s, http://www.100md.com

    目前新研制的中成药绝大多数是第三类中成药,其中新的中药复方制剂多为古方、秘方、验方和改变传统处方组成的新方剂等。若为古方,应提供古代文献的年代、版本及有关记述的复印件,不可自封为传统古方。若为验方,应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其出自于有名医师之手及临床疗效。以往新药审批中,不乏见到自称祖传几代的所谓秘方,皆组方复杂、层次不清、方解困难,又常含有较难处置的炮制方法。也有称“奇效神方”者,或来自仙山道长,或宫廷御医甚至监牢死囚者,颇有神秘色彩,多不符合新药研制规范。有些药方自称治愈率很高,往往寥寥几例,却夸大范围,开发新药成功者不多,不可轻易听信。有的药方治愈恶性肿瘤显奇效,追查病例则多为诊断依据不足或刚刚放化疗结束,缺乏足够的疗效证据,依此投资开发新药,以后在药效学和临床试验都难以通过。sf$s, http://www.100md.com

    目前中药三类新药的研制多从临床中开始,即先有治疗效果,再有制剂研究。这种处方的来源多建立在临床有效病例的基础上,只要制剂相符,其失败的风险较小,但其高科技含量相对较小,有低水平重复现象。另外,有些中药为单味中药或寥寥几味中药的提取物,中药的成分提炼越纯,则越接近化学药品,与中药的多成分、多靶点的综合调理机制存在距离,疗效可能不尽如人意。在选择处方时,这些因素都应考虑到。必须规范中药材sf$s, http://www.100md.com

    中药材的可变因素甚多,由于一种药材就是一个大复方,又受产地、采摘季节、加工炮制方法等诸多条件的影响,其中药材中所含成分的种类和数量多有变动,加之有同药异名和同名异药的存在,往往使有效成分不能保持一致,影响新药质量。例如薏苡仁不同产地化学成分差别很大,炮制方法也分清炒、土炒、麸炒、洗润后清炒等,处方中如不加注明,均会影响制剂的质量控制和疗效。又如抗肿瘤常用药山豆根,实为北豆根,为防己科多年生藤本植物蝙蝠葛的根茎,如不加注明,则习惯上可视为广豆根,为豆科植物柔枝槐的根,与北豆根是两种植物。这些均应在处方中写清,可用“角注”的方法注明药材控制条件。sf$s, http://www.100md.com

    处方药材要有法定标准,即药典所载,没有法定标准的组方成分要补做许多项目。一些地方产非正规药材的稀有动、植物入药常找不到法定标准而盲目入药,还有些属于扩大了的药材范围也应注意,如鳖甲为药典上所载,但以全鳖粉作为药材入药则在药典上无记载。近年以新鲜动植物入药者多,则更应注意药材标准所载药材的条件和种类。对涉及国家保护的动植物药材应慎重,要注明来源、代用品等条件,如虎骨、犀角禁止入药,何者可用水牛骨代用等。而牛黄则人工合成代用品较为成熟,已广泛应用。熊胆的人工养殖胆汁工艺已经成熟,则注明药材来源即可。

    组方合理是基础)pp9, 百拇医药

    中药是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符合传统中药的规范,君、臣、佐、使应合理安排,各有所主,相辅相成。申报材料中对方剂的解释也应条理分明、令人信服。组方中君药处在显赫的地位,其整个处方的功能和主治也应和君药一致。君药在评价处方是否合理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抗肿瘤中成药,君药多为软坚散结、活血化瘀之药而非补益气血药,如强调其补益功能,也只能作为肿瘤辅助药。)pp9, 百拇医药

    功能主治要条理分明)pp9, 百拇医药

    中药新药开发要求用中医药理论阐述适应病症的病因、病机、治疗与方解,其功能与主治必须明确。如某方的功能为活血行气、软坚散结,主治气血瘀滞、症瘕积聚,适用于某个肿瘤,不可把适用于某个肿瘤的西医病名来代替中医的主治,也不应把消瘤抗癌之类的民间语言代替中医的主治。主治范围应当目标明确,以便于医生和患者选用,起码“虚、实、寒、热”等适应症应当醒目,辨证与辨病的内容不可相互混淆。如治感冒药,主治“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应当条理分明。抗肿瘤药的运用范围也不宜过广,如“金龙胶囊”“肝复乐”,主要治疗肝癌,便于临床应用。有的药则从头到脚所及脏器的肿瘤全治,没有副作用也没有疗效,令人茫然。这种百病全治的药物会给人以百病不治的感觉,主治范围应越集中越好。尽管中成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扶正与祛邪不可截然分开,但是目前真正想搞一种又防又治、又扶正又祛邪的广谱抗肿瘤药,在实验与临床设计上都是异常艰难的。)pp9, 百拇医药

    组方要为制药条件着想)pp9, 百拇医药

    首先处方大小应适宜。如处方过小,折算出每日口服成药药量不足,难以达到产生药效的作用。如药味过多,剂量过大,生产的原料药体积也会过大,如装入一号胶囊,每顿服5粒以上,已感不便了。同时在制剂工艺中也会明显加大质量控制的难度,在药效学和长毒实验中,也会因灌胃量过大无法进行。故药味尽量控制在10味以下,如制成水九,每日剂量最好在6g以下。)pp9, 百拇医药

    其次要慎重对待配伍禁忌。处方用药应注意毒性药的成分和“十八反”、“十九畏”的传统配伍禁忌,对毒性药要能定性、定量分析,做到可控,并认真做好动物的毒性实验,在临床试验中,应认真总结毒性的表现及解救方法,最好能摸清药代动力学机理。)pp9, 百拇医药

    现代药物化学研究中,对处方配伍出现的新问题,会随时提出“不宜”的忠告,也应引起重视。例如三黄胶囊,由大黄黄芩黄连素加工制成,对三焦热盛有较好疗效,而在工艺中却颇有讲究。在黄连与大黄配伍的汤剂中,小檗碱型生物碱含量显著下降,这一有效成分在复方汤剂中溶出率只有单味生药水煎的1/3,黄连与黄芩同煎小檗碱又会与黄芩苷发生沉淀,故在配伍中,如用水煎剂则黄连与大黄、黄芩、甘草金银花栀子等配伍应注意降低药效的问题。再如,美国FDA关于马兜铃酸中草药肾损害的两个通报指出,涉及此类成分的植物有600多种,可引起肾损害及泌尿系统肿瘤,包括马兜铃、木通类、防己类、细辛类、青藤类等,并已影响一些中成药的出口,在新药研制的组方上,应当予以慎重考虑。)pp9, 百拇医药

    有疗效,也要有市场)pp9, 百拇医药

    中药虽好,贵在应用,所以开发前要考虑市场前景。据近两年统计,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中成药已达1300多种。已被公费医疗遴选等于和大于11个省者344种,六神丸西黄丸防风通圣丸等有28个省、直辖市入选公疗,但也有200余个品种无省公疗问津,甚至有些连生产厂家也找不到。这种“自然淘汰”的社会现象应当引起新药开发者的深思,那些无毒也无效的中药终究会被淘汰,一个处方的市场前景应提前考虑。)pp9, 百拇医药

    首先,应关注处方的功能和主治是否适合临床应用,是否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类品种是否短缺。例如目前肿瘤放化疗减毒、提升白细胞的中药偏多,而提升血小板的有效药偏少。补益药以人参黄芪灵芝等为主药者甚多,造成雷同。社会发展动向对新药开发也有参考价值,如中国老龄人口日渐增多,老年性相关疾病用药会成为社会需求,如心脑血管病老年性痴呆骨质疏松等的防治药物,这些病多无法根治,又要长久服药,这便给研制新药带来了市场。恶性肿瘤、抑郁症等精神方面的疾病在增加,中成药的疏肝、养心、安神等功能独具特色,但这方面的新药并不多见。糖尿病方面的西药降糖药发展很快,但其对并发症的治疗很薄弱,如糖尿病性肾病、视网膜病等,中药开发应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