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1463174
不设奥运定点药店 彰显管理智慧
     近日,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启动“和谐北京、和谐奥运——北京药品安全行动”。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将不设奥运定点药店,但考虑在奥运村和比赛场馆周围发展一些规模大、服务和治疗水平高的药店,招募青年药学志愿者,为运动员及奥运会工作人员提供双语和高质量的药学服务。

    确保北京奥运会期间的药品安全,无疑是一项“政治性工作”,按照习惯思维,在奥运会开幕前,监管部门会祭起两个常用不衰的“法宝”:一是设立奥运定点药店,并为其悬挂标志,引导人们尽可能地到定点药店购药;二是进行突击检查,集中排查药品安全隐患,取缔不达标药店。我们丝毫不怀疑这两个“法宝”的有效性,只是用药安全隐患不应在“集中突击检查”中被发现,而应该被消灭于日常监管中;至于设立定点药店,则有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营销之嫌,会导致药店之间的不公平竞争,甚至诱发“权力寻租”行为。

    北京市药监局的公开表态显然是认识到了设立定点药店的弊端,这种认识不是一种政治冒险,而是基于监管模式现实转变的需要,彰显了管理智慧和做好奥运期间药品安全工作的信心。

    首先,服务型管理促进药店上水平。预计奥运期间,进入北京的赛事相关人员和中外游客将达数十万人,只有“考虑在奥运村和比赛场馆周围,发展一些规模大、服务和治疗水平高的药店”,才能满足赛事需要,而“招募青年药学志愿者”,协助药店服务,“为运动员及奥运会工作人员提供双语和高质量的药学服务”,既提高了奥运村和比赛场馆周围药店的服务水平,又为今后药店的自我完善和整体发展明确了方向。这种服务管理的效力,无论如何是设立定点药店所不可能及的。药店服务能力的提高,既促进“和谐北京、和谐奥运”的开展,也符合“人文奥运”精神。

    其次,完善的药品保障和检测制度增强了管理者做好奥运药品安全的信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做好奥运药品安全的信心来自于完善的奥运药品供应和质量保证制度。根据安排,2008年奥运会期间,进入北京的奥运会比赛运动员、裁判、奥组委官员及其家属以及中外记者等奥运会注册人员,均将享受北京市政府和奥组委联合提供的完全免费的医疗和用药服务。为保证药品安全,由奥组委指定的,奥运会注册人员在奥运会期间使用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北京市药品监管部门将进行批批检测,保证质量安全后于2008年6月前储备到位。期间一旦需要紧急供应药品,北京的药品保障网络可以在3小时内,将指定品种、数量的药品送达。此外,北京市药监局将组建两支分别为20人的药品应急检验和医疗器械应急检验队伍,保证奥运会期间能够进行快速质量筛查。完善的药品供应和质量保证制度不仅为奥运期间的药品安全奠定了管理基础,也增强了药品安全管理者的信心。(铁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