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中华医魂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30日
本报记者 辛奋 白及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灵魂,是古今医家在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病理变化,进行临床诊断和养生防治的过程中,运用中国系统思维提炼、概括的中医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基本法则。迄今为止,中医基础理论仍具有不可替代的、有效指导中医防治疾病和养生的重要科学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学科建设,关系到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核心问题。在多元文化碰撞、交融、并存的今天,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开展学科建设,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探索性事业。最近,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举办的“全国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北京论坛”上,代表们畅所欲言,纷纷为这一事业的发展完善出谋划策。现在请大家跟随记者的镜头,浏览一下部分专家的精彩发言片段吧。
傅景华(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理论的异化与归复,就是中医理论的现实与未来,就是中医理论的消亡与复兴。中医理论的异化早在上世纪之前已经开始,一切问题皆由此而衍生。所以,不解决认识领域问题,不在本原层次、时空层次解决认识领域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中医理论乃至人类健康与文明所面临的一切问题。
中医的认识领域主要是过程领域而不是结构领域。中医概念、范畴与理论主要是关于过程与枢机的描述。尽管也包括对形体结构的描述,但其优势与所谓特色显然在前者,而不是后者。道、气、数、序、类、机、化、态、势、象是《黄帝内经》的基本概念范畴,也是中华医道的基本概念范畴。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道、治道等是其二级概念范畴。病名、病证、治法、本草、方剂、针灸等只是其三级概念范畴。中医病因理论注重生命运动方式的失和,而不在于物质性致病因素。中医病机理论注重生命过程的神气异常,而不在于人体结构的病理改变。中医的实践目标是促进人的生命过程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与自我和谐。而不是干扰、替代或破坏这一过程。
中医现代研究在认识领域与研究方法的范畴内,似乎只犯了一个极为低级的错误,但是这个错误却是一个极为致命性的错误,即认识领域向人体结构的转轨,思维方式向形式逻辑的退化,研究方法向还原分析的假借,实践目标向疾病治疗的畸变,使得中医的基本概念范畴被抛弃,二级概念范畴被曲解,三级概念范畴被同化,把中医的目标指向疾病,指向化验,指向细菌,指向病毒,完全陷入西方疾病医学的旋涡,却又没有西医应付疾病的能力。中医优势丧失殆尽,劣势却捉襟见肘。中医之理论纲纪因截断废弃而崩坍,自主信念因自我否定而丧失,道学根本因脱胎换骨而消亡。可以说,在形体结构领域中寻找中医概念、范畴、理论的本质或物质基础,乃是一种永动机式的幻想,其最终的结局只能是自我毁灭。
中医是人类认识的高峰,而不是医学的初级阶段,更不是朴素自发的哲学。中医是大道,而不拘于学。学也是中学,而不是西学,更不是经验医学。只有改变历史,才能改变历史中所有人的命运;只有改变中医西化的历史,才能改变中医共同体的命运,才能改变人类的命运。中医西化不过是一个阶段性误区,西学东归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不能等待历史的审判,我们不能挖断自己身前身后的根,谁站在历史的前头,谁就会掌握主动。人类健康,寄望中国,复兴医道,根在民间。B18.4
孟庆云(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中医学基础以其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标志性的代表著作而很早就被确立为独立的学科,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目标在于认识生命和疾病规律,以及探索防治疾病的方法和理论。内容包括中医学原理研究和临床诊治疾病的具体理论。它的初期构建与研究方法密切相关,主要是通过对人体健康和病态以及治疗的观察所见,再结合多种学科的认识,襻结于哲学间架上,形成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理论奠基后又不断注疏、发明,历代每有创新增益。中医学基础理论从《内经》奠基以来,发展的原因有三:一是实践的重大突破,引发理论范式的改变;二是哲学的发展为总结医学理论提供了新的框架;三是自然科学的新方法、新手段为中医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创新渠道。实验研究的开展,增加了理论创新的动力机制。基础性研究的目的就是认识现象和揭示规律。《内经》和《伤寒论》等经验总结加哲学框架发展的理论所揭示的规律,与某些学科的理论有重复性、类同性或相似性,特异性不高。几十年来,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者,以多种实验手段研究证,用建立动物模型方法研究证,旨在探索中医学基础理论中的因果必然性规律,但远非如意,很多实验只是描红而已,有的甚至是搞实验形式主义,甚至曲解了中医学理论。但是,中医学仍然应坚持不断地探索适合自身规律的实验方法,我们期待着创新。
中医学基础的学科建设包括学术建设和学科制度建设。学术建设的任务就是整理、创新和整合。整理指内容的梳理和体制的规范化;鉴于中医学基础学科的传统学术特征,其创新性主要指体现在阐述语言的现代性和研究方法的先进性,以达到完整地、正确地、科学地反映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内涵;整合,是指在整体地保持传统概念的前提下,通过与有关各方面新知识的有机结合而实现中医学基础学科的序变(所谓序变,指在一定时空内,系统的要素不变,但其结构形式发生了变化)。
加强学科制度建设较之学术建设更为重要,它是学术发展的重要保障。这就需要良好的社会支撑体系。在期待有关领导对中医学基础学科的重视和社会各部门的支持的同时,作为中医基础医学专业人员,我们不应该单纯埋怨社会的冷落,而首先要反问自己是否真正理解“基础”的价值,是否已被它的魅力所吸引。对某些缺失,我们不应该沉默,更不应该无所作为,我们必须和其他广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家一起,共同纠正这些缺失,在理解中全身心投入到中医学基础学科的建设之中,以自身的体验和实践,把认识到的生命特征的基础知识奉献给人类!
潘桂娟(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古典中医学的思想理论精华,是现代中医学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活水源头。中医学要在与现代科学文化的联系与交流中保持自己的风格与特色、生命力与影响力,并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作出独特贡献,就必须重视自身基本理论和诊疗思想的启迪,就必需尊重、发掘、继承、阐释并运用自己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思想。当前,中医学科理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对历代中医学原著的理论内涵进行全面的梳理。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从现代思维科学角度,解析自身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弱点,探讨近现代思维科学方法、逻辑科学方法对于中医学理论体系整体提高和现代表述的借鉴意义和作用。如何在保持中医学理论系统思维特色、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学科理论建设克服中医学理论结构上的内在弱点,并对理论概念与内涵进行现代规范性语言表述,使之更便于理解、掌握、传承、发展、交流,是中医学科理论建设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其次,中医学有着长期的学术积淀,记载于历代各家著述以及现代研究之中,至今未能从理论上得到系统总结和研究,我们应该从提炼历史积淀、概括现代发展两方面对中医理论进行系统综合。再次是要对中医理论进行阐发。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包涵了丰富的人文、哲学内涵,而思维方式是文化结构的内核,是某一种特定文化的真正生命力所在。因此要理解中医学理论的本质、特征,必须认真研究中医学理论的思想基础,把中医学理论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加以认真研究和解析,全面阐发中医学理论的思想文化基础,探索中医学理论起源和发展的规律,实事求是地总结和正确认识“中医学理论从何而来”的根本问题。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中医理论阐发,最重要的是对中医学理论思维的阐发。由于种种原因,中医学理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模式,至今并未从思维科学的角度得到系统的研究和深刻的阐明,自然也难以在中医学术界得到普遍而深刻的认知,因而不仅影响到对中医学理论本质与特征的深层次把握,也直接影响到中医学理论的临床应用。研究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不仅关系到如何理解和对待过去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如何创造未来的问题。
陆广莘(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我认为中医学主体价值体系包含四个方面内容:①养生治病必求于本的中医诊疗思想;②天人合德、健康生态的目标医学模式;③人的生生之气自我健康能力和自我痊愈能力的中医基础理论;④辨证论治生生之道之功能目标动力学实践的专门方法论。中医学及其基础理论的学科建设,就是要坚持中医学主体价值体系,从长期把“证从属于病”的学术误区中解放出来,坚持人的整体性层次的主体性地位,自组演化调节的个体性和时间不可逆性;从长期以来现代教育中接受的关于物质科学的思维方法中超脱出来,用功能目的性行为看待医学行为现象;从长期以来致力于说明中医愈病之理的研究中医,转变为致力于发展中医生生之道实践能力的中医研究。同时,还要改变中医队伍主体缺失和角色错位,改变后继乏人乏学,这些都有待于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
烟建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是在中国大地上由中华民族文化孕育的、经过先人艰苦漫长的医疗实践总结出来的、对于人生命活动规律的认识及其医学应用的知识与法则。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应以把握其学术内涵、特点为基础和前提。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应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从大科学、大文化的视角和高度,辩证地认识中医理论在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中的地位、价值与缺陷,端正中医科研思路,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将生物学基础的探索、人文科学的研究与综合方法、分析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在长期、深厚积累的基础上寻求突破口。
中医基础理论由形成到完善过程采用经典引申发展形式。这是一种学术贯通式的发展,其中经典所阐述的概念、原理、原则是源,是创新的基础;后世是流、是对原有理论的充实、发挥、系统与规范化,使原有理论不断深化和完善,鲜有推翻经典概念、理论、标新立异者。对于这种发展模式,人们普遍认为它束缚创造精神,是中医学发展迟缓、停滞的罪魁祸首。但它与中医理论学术内蕴相适应,在完成中医理论的系统化、规范化过程方面,在巩固和维护中医学术的自身特点方面,都发挥过重要作用。不仅如此,为了中医治病、提高疗效,为了深刻理解和掌握中医理论实质,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中医理论,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还要运用这种形式。当然,真正意义上的中医理论发展,应当是一种改革、革新,对中医理论进行改造,发扬长处、弥补缺陷,在这种意义上,当然要对经典引申形式进行革命,以至于抛弃。
陈克正(中医杂志社):中医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并非是单纯的经验。在形成中医基础理论过程中,有三个基本哲学观念始终指导着中医学,即整体观、属性观和平衡观。这三个观念中对属性观的讨论比较鲜见。古代哲学重视事物的属性,又根据属性而进行分类。阴阳有属性,可分为二。阴和阳根据属性的程度,又可分为三而成三阴三阳。五行有属性,可分为五。根据五行的不同属性把人与天地都归属于五行五个大类,中医学用这种取类比象的方法,认识人体的脏腑组织的生理、病理及其复杂关系,以及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达到执简驭繁的目的。中医学中的八纲辨证、六淫辨证,六经辨证、五脏辨证等,即是属性观在临床上的具体体现。中医学与哲学的这种密切关系,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中医学的两个主要特点:一是由于中医学中的哲学观念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再加上中医学良好的临床疗效,所以中医学就不容易被简单地否定。二是由于中医学的哲学成分比较明显,所以中医学存在着比较笼统的缺陷,也就难以从微观方法简单地去剖析它。如果抛弃中医基础理论,那只能走废医存药的道路,不可能有中医学的发展。如果深入认识中医学中的哲学特点,可能会对中医的今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周超凡(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在西化潮流的冲击下,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不断丢失与消逝,中医药能否坚持姓“中”问题自然而然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千万不能丢。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启迪我们要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中药新药不能全盘西用,必须辨证使用。最近几年批准的二类中药新药,特别是注射剂,有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医师使用时千万不要继续走中药西用的道路,而应该将其纳入辨证论治的范围。另外,加强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制剂的国家药品质量标准的研究,也是中医药要姓“中”的具体体现。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医药姓“中”的问题,必须引起国家和政府的重视,采取并制订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同时要认真分析、解决中医药学理论与教育、科研成果与应用开发乃至宣传报导等许多问题,都应有相关政策具体措施使予以解决。
贾谦(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医教育的最大问题是政策导向错误。中医发展的政策导向就是强调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即中医西化问题。西化教育导致许多大学生很少看中医经典书籍。很多的中青年中医,没有真正掌握中医的精髓,临床经验欠缺,对中医信心不够。现在中医教育的失误就是临床教育的失误。中医教育出了问题,我们的中医基础研究也就出了问题。
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课题,建议国家制订并实施中医药振兴工程,内容包括:中医药政策法规保障工程、中医药人才工程、中医药科研工程、乡村中医工程。其中政策法规保障工程是关键,主要是希望解决西化问题;人才工程则是解决教育方向问题,解决学校培养与师徒传承并行问题,解决如何真正培育出合格中医师问题;科研工程希望解决按西医药标准、方式、方法进行中医科研的问题;乡村中医工程希望用中医药解决13亿人,特别是9亿农民的健康问题。
在这里我想提一句:在经济领域有特区,我们的中医教育领域能不能有特区?我们完全可以划出几个省市作为中医特区,学校里完全不学西医知识,不做动物实验,不学外语,强调传统文化教育,十年以后再与那些“中西医结合院校”比一比,看谁的学生看病看得好,谁的医术高。
胡孚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中国传统医药学是一种集健身、医药、养生为一体的学说,其特点是健身养生为主,防病治病为辅;预防为主,治疗为辅;自我疗养为主,请医用药为辅;社会心理疗法为主,手术治疗为辅;非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这是一种文化医学、社会医学、心身医药,是自然生态医学,是自我康复医学,是有机整体医学,是周天全息医学。中医药学被“中医科学化”的刀斧肢解和阉割得残缺不全,已认不出其本来面目。
新文化运动的巨大创造力往往蕴藏在它起始的源头之中,而孕育人类文化的母体就是氏族公社时期遗存的道学文化。中国医药养生学的原貌,依稀存在于道教医药养生学之中,我们要从道学文化中将原汁原味的中国医药养生学开发出来。世界新文化的复兴在于新道学的创建,世界新医学的创建却在于中国传统医药养生学的复兴。我们要将新道学文化传播到整个人类,必须首先将道学文化的中国医药养生学推向全世界。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灵魂,是古今医家在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病理变化,进行临床诊断和养生防治的过程中,运用中国系统思维提炼、概括的中医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基本法则。迄今为止,中医基础理论仍具有不可替代的、有效指导中医防治疾病和养生的重要科学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学科建设,关系到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核心问题。在多元文化碰撞、交融、并存的今天,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开展学科建设,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探索性事业。最近,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举办的“全国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北京论坛”上,代表们畅所欲言,纷纷为这一事业的发展完善出谋划策。现在请大家跟随记者的镜头,浏览一下部分专家的精彩发言片段吧。
傅景华(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理论的异化与归复,就是中医理论的现实与未来,就是中医理论的消亡与复兴。中医理论的异化早在上世纪之前已经开始,一切问题皆由此而衍生。所以,不解决认识领域问题,不在本原层次、时空层次解决认识领域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中医理论乃至人类健康与文明所面临的一切问题。
中医的认识领域主要是过程领域而不是结构领域。中医概念、范畴与理论主要是关于过程与枢机的描述。尽管也包括对形体结构的描述,但其优势与所谓特色显然在前者,而不是后者。道、气、数、序、类、机、化、态、势、象是《黄帝内经》的基本概念范畴,也是中华医道的基本概念范畴。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道、治道等是其二级概念范畴。病名、病证、治法、本草、方剂、针灸等只是其三级概念范畴。中医病因理论注重生命运动方式的失和,而不在于物质性致病因素。中医病机理论注重生命过程的神气异常,而不在于人体结构的病理改变。中医的实践目标是促进人的生命过程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与自我和谐。而不是干扰、替代或破坏这一过程。
中医现代研究在认识领域与研究方法的范畴内,似乎只犯了一个极为低级的错误,但是这个错误却是一个极为致命性的错误,即认识领域向人体结构的转轨,思维方式向形式逻辑的退化,研究方法向还原分析的假借,实践目标向疾病治疗的畸变,使得中医的基本概念范畴被抛弃,二级概念范畴被曲解,三级概念范畴被同化,把中医的目标指向疾病,指向化验,指向细菌,指向病毒,完全陷入西方疾病医学的旋涡,却又没有西医应付疾病的能力。中医优势丧失殆尽,劣势却捉襟见肘。中医之理论纲纪因截断废弃而崩坍,自主信念因自我否定而丧失,道学根本因脱胎换骨而消亡。可以说,在形体结构领域中寻找中医概念、范畴、理论的本质或物质基础,乃是一种永动机式的幻想,其最终的结局只能是自我毁灭。
中医是人类认识的高峰,而不是医学的初级阶段,更不是朴素自发的哲学。中医是大道,而不拘于学。学也是中学,而不是西学,更不是经验医学。只有改变历史,才能改变历史中所有人的命运;只有改变中医西化的历史,才能改变中医共同体的命运,才能改变人类的命运。中医西化不过是一个阶段性误区,西学东归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不能等待历史的审判,我们不能挖断自己身前身后的根,谁站在历史的前头,谁就会掌握主动。人类健康,寄望中国,复兴医道,根在民间。B18.4
孟庆云(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中医学基础以其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标志性的代表著作而很早就被确立为独立的学科,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目标在于认识生命和疾病规律,以及探索防治疾病的方法和理论。内容包括中医学原理研究和临床诊治疾病的具体理论。它的初期构建与研究方法密切相关,主要是通过对人体健康和病态以及治疗的观察所见,再结合多种学科的认识,襻结于哲学间架上,形成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理论奠基后又不断注疏、发明,历代每有创新增益。中医学基础理论从《内经》奠基以来,发展的原因有三:一是实践的重大突破,引发理论范式的改变;二是哲学的发展为总结医学理论提供了新的框架;三是自然科学的新方法、新手段为中医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创新渠道。实验研究的开展,增加了理论创新的动力机制。基础性研究的目的就是认识现象和揭示规律。《内经》和《伤寒论》等经验总结加哲学框架发展的理论所揭示的规律,与某些学科的理论有重复性、类同性或相似性,特异性不高。几十年来,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者,以多种实验手段研究证,用建立动物模型方法研究证,旨在探索中医学基础理论中的因果必然性规律,但远非如意,很多实验只是描红而已,有的甚至是搞实验形式主义,甚至曲解了中医学理论。但是,中医学仍然应坚持不断地探索适合自身规律的实验方法,我们期待着创新。
中医学基础的学科建设包括学术建设和学科制度建设。学术建设的任务就是整理、创新和整合。整理指内容的梳理和体制的规范化;鉴于中医学基础学科的传统学术特征,其创新性主要指体现在阐述语言的现代性和研究方法的先进性,以达到完整地、正确地、科学地反映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内涵;整合,是指在整体地保持传统概念的前提下,通过与有关各方面新知识的有机结合而实现中医学基础学科的序变(所谓序变,指在一定时空内,系统的要素不变,但其结构形式发生了变化)。
加强学科制度建设较之学术建设更为重要,它是学术发展的重要保障。这就需要良好的社会支撑体系。在期待有关领导对中医学基础学科的重视和社会各部门的支持的同时,作为中医基础医学专业人员,我们不应该单纯埋怨社会的冷落,而首先要反问自己是否真正理解“基础”的价值,是否已被它的魅力所吸引。对某些缺失,我们不应该沉默,更不应该无所作为,我们必须和其他广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家一起,共同纠正这些缺失,在理解中全身心投入到中医学基础学科的建设之中,以自身的体验和实践,把认识到的生命特征的基础知识奉献给人类!
潘桂娟(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古典中医学的思想理论精华,是现代中医学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活水源头。中医学要在与现代科学文化的联系与交流中保持自己的风格与特色、生命力与影响力,并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作出独特贡献,就必须重视自身基本理论和诊疗思想的启迪,就必需尊重、发掘、继承、阐释并运用自己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思想。当前,中医学科理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对历代中医学原著的理论内涵进行全面的梳理。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从现代思维科学角度,解析自身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弱点,探讨近现代思维科学方法、逻辑科学方法对于中医学理论体系整体提高和现代表述的借鉴意义和作用。如何在保持中医学理论系统思维特色、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学科理论建设克服中医学理论结构上的内在弱点,并对理论概念与内涵进行现代规范性语言表述,使之更便于理解、掌握、传承、发展、交流,是中医学科理论建设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其次,中医学有着长期的学术积淀,记载于历代各家著述以及现代研究之中,至今未能从理论上得到系统总结和研究,我们应该从提炼历史积淀、概括现代发展两方面对中医理论进行系统综合。再次是要对中医理论进行阐发。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包涵了丰富的人文、哲学内涵,而思维方式是文化结构的内核,是某一种特定文化的真正生命力所在。因此要理解中医学理论的本质、特征,必须认真研究中医学理论的思想基础,把中医学理论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加以认真研究和解析,全面阐发中医学理论的思想文化基础,探索中医学理论起源和发展的规律,实事求是地总结和正确认识“中医学理论从何而来”的根本问题。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中医理论阐发,最重要的是对中医学理论思维的阐发。由于种种原因,中医学理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模式,至今并未从思维科学的角度得到系统的研究和深刻的阐明,自然也难以在中医学术界得到普遍而深刻的认知,因而不仅影响到对中医学理论本质与特征的深层次把握,也直接影响到中医学理论的临床应用。研究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不仅关系到如何理解和对待过去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如何创造未来的问题。
陆广莘(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我认为中医学主体价值体系包含四个方面内容:①养生治病必求于本的中医诊疗思想;②天人合德、健康生态的目标医学模式;③人的生生之气自我健康能力和自我痊愈能力的中医基础理论;④辨证论治生生之道之功能目标动力学实践的专门方法论。中医学及其基础理论的学科建设,就是要坚持中医学主体价值体系,从长期把“证从属于病”的学术误区中解放出来,坚持人的整体性层次的主体性地位,自组演化调节的个体性和时间不可逆性;从长期以来现代教育中接受的关于物质科学的思维方法中超脱出来,用功能目的性行为看待医学行为现象;从长期以来致力于说明中医愈病之理的研究中医,转变为致力于发展中医生生之道实践能力的中医研究。同时,还要改变中医队伍主体缺失和角色错位,改变后继乏人乏学,这些都有待于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
烟建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是在中国大地上由中华民族文化孕育的、经过先人艰苦漫长的医疗实践总结出来的、对于人生命活动规律的认识及其医学应用的知识与法则。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应以把握其学术内涵、特点为基础和前提。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应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从大科学、大文化的视角和高度,辩证地认识中医理论在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中的地位、价值与缺陷,端正中医科研思路,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将生物学基础的探索、人文科学的研究与综合方法、分析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在长期、深厚积累的基础上寻求突破口。
中医基础理论由形成到完善过程采用经典引申发展形式。这是一种学术贯通式的发展,其中经典所阐述的概念、原理、原则是源,是创新的基础;后世是流、是对原有理论的充实、发挥、系统与规范化,使原有理论不断深化和完善,鲜有推翻经典概念、理论、标新立异者。对于这种发展模式,人们普遍认为它束缚创造精神,是中医学发展迟缓、停滞的罪魁祸首。但它与中医理论学术内蕴相适应,在完成中医理论的系统化、规范化过程方面,在巩固和维护中医学术的自身特点方面,都发挥过重要作用。不仅如此,为了中医治病、提高疗效,为了深刻理解和掌握中医理论实质,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中医理论,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还要运用这种形式。当然,真正意义上的中医理论发展,应当是一种改革、革新,对中医理论进行改造,发扬长处、弥补缺陷,在这种意义上,当然要对经典引申形式进行革命,以至于抛弃。
陈克正(中医杂志社):中医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并非是单纯的经验。在形成中医基础理论过程中,有三个基本哲学观念始终指导着中医学,即整体观、属性观和平衡观。这三个观念中对属性观的讨论比较鲜见。古代哲学重视事物的属性,又根据属性而进行分类。阴阳有属性,可分为二。阴和阳根据属性的程度,又可分为三而成三阴三阳。五行有属性,可分为五。根据五行的不同属性把人与天地都归属于五行五个大类,中医学用这种取类比象的方法,认识人体的脏腑组织的生理、病理及其复杂关系,以及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达到执简驭繁的目的。中医学中的八纲辨证、六淫辨证,六经辨证、五脏辨证等,即是属性观在临床上的具体体现。中医学与哲学的这种密切关系,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中医学的两个主要特点:一是由于中医学中的哲学观念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再加上中医学良好的临床疗效,所以中医学就不容易被简单地否定。二是由于中医学的哲学成分比较明显,所以中医学存在着比较笼统的缺陷,也就难以从微观方法简单地去剖析它。如果抛弃中医基础理论,那只能走废医存药的道路,不可能有中医学的发展。如果深入认识中医学中的哲学特点,可能会对中医的今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周超凡(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在西化潮流的冲击下,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不断丢失与消逝,中医药能否坚持姓“中”问题自然而然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千万不能丢。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启迪我们要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中药新药不能全盘西用,必须辨证使用。最近几年批准的二类中药新药,特别是注射剂,有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医师使用时千万不要继续走中药西用的道路,而应该将其纳入辨证论治的范围。另外,加强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制剂的国家药品质量标准的研究,也是中医药要姓“中”的具体体现。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医药姓“中”的问题,必须引起国家和政府的重视,采取并制订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同时要认真分析、解决中医药学理论与教育、科研成果与应用开发乃至宣传报导等许多问题,都应有相关政策具体措施使予以解决。
贾谦(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医教育的最大问题是政策导向错误。中医发展的政策导向就是强调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即中医西化问题。西化教育导致许多大学生很少看中医经典书籍。很多的中青年中医,没有真正掌握中医的精髓,临床经验欠缺,对中医信心不够。现在中医教育的失误就是临床教育的失误。中医教育出了问题,我们的中医基础研究也就出了问题。
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课题,建议国家制订并实施中医药振兴工程,内容包括:中医药政策法规保障工程、中医药人才工程、中医药科研工程、乡村中医工程。其中政策法规保障工程是关键,主要是希望解决西化问题;人才工程则是解决教育方向问题,解决学校培养与师徒传承并行问题,解决如何真正培育出合格中医师问题;科研工程希望解决按西医药标准、方式、方法进行中医科研的问题;乡村中医工程希望用中医药解决13亿人,特别是9亿农民的健康问题。
在这里我想提一句:在经济领域有特区,我们的中医教育领域能不能有特区?我们完全可以划出几个省市作为中医特区,学校里完全不学西医知识,不做动物实验,不学外语,强调传统文化教育,十年以后再与那些“中西医结合院校”比一比,看谁的学生看病看得好,谁的医术高。
胡孚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中国传统医药学是一种集健身、医药、养生为一体的学说,其特点是健身养生为主,防病治病为辅;预防为主,治疗为辅;自我疗养为主,请医用药为辅;社会心理疗法为主,手术治疗为辅;非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这是一种文化医学、社会医学、心身医药,是自然生态医学,是自我康复医学,是有机整体医学,是周天全息医学。中医药学被“中医科学化”的刀斧肢解和阉割得残缺不全,已认不出其本来面目。
新文化运动的巨大创造力往往蕴藏在它起始的源头之中,而孕育人类文化的母体就是氏族公社时期遗存的道学文化。中国医药养生学的原貌,依稀存在于道教医药养生学之中,我们要从道学文化中将原汁原味的中国医药养生学开发出来。世界新文化的复兴在于新道学的创建,世界新医学的创建却在于中国传统医药养生学的复兴。我们要将新道学文化传播到整个人类,必须首先将道学文化的中国医药养生学推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