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坚信中医 > 中华医道 > 正文
编号:11467606
传统中医学与古代哲学不可分割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30日
     金 鑫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和中国古代哲学都植根于中国社会这一土壤里,是中国古代文化百花园中的两朵奇葩: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理性积淀和内在体现,代表了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最高水平;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药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生理、病理这一特殊领域的规律,为哲学提供了丰富的具体材料;中国古代哲学是研究世界的一般规律,为中医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并直接成为中医思辨的理论基础和治则。因此,中医学包含和体现了哲理,哲理指导了中医学。它们同源,分属两个体系,但又血肉相连、不可分割。从涉及哲学根本问题和有关的理论分析比较而知,一些本为哲学范畴的学说,却为医家直接汲取、运用和发展,从而成为哲学、医学共有的部分。本文只是选取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阴阳说

    阴阳概念,是古人对于大量的客观矛盾现象进行长期观察和概括,最早使用具有哲学意义阴阳概念的是西周末年的伯阳父,春秋战国时期,阴阳说日趋成熟。作为一种哲学理论,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观。先哲们把阴、阳视为万物之本,一切运动变化之源,阴阳对立统一,互相渗透与转化,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根,阴阳消长。把阴阳看作是宇宙的根本规律。阴阳学说渗透到医学领域,与医学的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就形成了中医学独特的阴阳学说,它不但用以解释与人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变化,更重要的是用以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并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在中医学方面,用阴阳解释生理、病理、代谢功能、病因、病势等,如《素问》云:“天言人之为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腑中阴阳,则脏为阴,腑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中医认为偏阴偏阳谓之疾,阳衰则寒症,阳盛阴衰则热症,平秘阴阳乃中医重要治则之一。

    并认为生命的本质就是机体内部的阴阳矛盾,生命机体从自然界“形气相感而化生”出来,并与自然界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自我更新的过程,从而保持其动态平衡和机体的相对稳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化气,阴成形。”阳化气的过程,即机体中的形质化为无形的气,类似异化作用;阴成形的过程,即把外界的物质合成自身的物质,类似同化作用。中医学抓住了生命中阴阳化气和成形的对立统一,认为机体在正常状态下,通过主动的调节,使其保持阴阳相对平衡,谓之“阴平阳秘”,体现了阴阳的统一性。

    二、五行说

    五行可追溯到《尚书》之《甘誓》、《洪范篇》两篇。西周以后,“五行”说被人们广泛接受。五行学说作为一种哲学理论,所要揭示和证明的是宇宙万物都是有一定的结构和结构模式。中国先哲在观察大自然的万物中,归纳出其中最重要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最起码、最直接的物质条件,《尚书大传》说:“水火者,百姓之求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五行即五材也。”中医学就以五行学说作为基本理论,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在五行中、相应于木、火、土、金、水,在五时中相应于春、夏、长夏、秋、冬。由于五行存在着相生关系,中医气功学在修炼五脏时要求的顺序是肝、心、脾、肺、肾,不能随便颠倒顺序。而且保养的重点顺序是春天在肝,夏天在心,秋天在肺,冬天在肾。由于四季变化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的活动规律也应与之相符。五行中存在相克关系,五脏也存在着相应的相互关系。如肝病,则认为肝病可能传之于脾,因为肝克脾,于是在治疗上注意先实其脾气,以防疾病传变,扶土抑木之法调理。如肾虚不能滋养肝阴,称之为水不涵木,用滋水涵木之法治疗。

    三、元气说

    中国古代哲人认为,气为世界本原,整个世界和宇宙是由气所组成。辽阔浩翰的宇宙,充满了具有生化能力的元气,这就是世界的开端,有形的万物借助元气的生化而合成。五行的循环,六元之气敷布宇空,统摄着万物的新陈代谢。正因为如此,一切事物才生生不息,彰明昭著。中医学汲取了这一思想,在《黄帝内经》中就明确而坚定地认为气为世界的本原,是构成万物的元素,“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古代医家认为气可以分成阴气和阳气两大类,客观世界的天、地、万物就是有阴阳两气构成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大小,日有长短,万物并至,不可胜量。”指出无论月之大小,天之长短,万事万物都不外乎天地阴阳二气交合而成,“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并认为气处于永恒的运动中,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为升降出入,气运动的根源在于内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可以说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是产生气运动的源泉,是推动一切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同时,还认为气和形相互转化,“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它聚而成形,散而为气,有气与形、聚与散的转化。

    四、天人合一说

    “天人合一”作为哲学理论,主要在于揭示人与自然统一。“究天人之际”乃古人思考的重点,在《孟子·尽心》中已含有“天人合一”思想,“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尽其性则知天矣。”而最早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这一命题的是北宋哲人张载,他在《正蒙·乾称篇》中说:“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可以成圣,得天而未遗人。”即人能凭借智慧、聪明认识客观规律,而认识客观规律使人聪明,因而“诚”、“明”相须相成,“天人合一”。

    中医学汲取天人合一说,把人体放到自然界中去研究,认为人与自然界不仅同源同理,而且其形象、内涵、变化相互对应,息息相关,因此整个自然界为“大”,人为“小”,“小”是“大”的浓缩,“大”是“小”的展开。《内经》有:“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杞,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大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又《素问·脉要精微论》说:“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时之变,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这种脉象的沉浮变化,就是机体受四时气候影响后,气血方面所引起的适应性调节的反映。而人体之所以患病,具体原因数不胜数,北宋的陈言就提出了“三因”说,但从“天人合一”的观点看,都可归结为天人关系失常,因此,防治疾病必须法天则地。因此,中医在治疗疾病时,提出了因时因地的重要治疗原则。

    总之,“天人合一”说,既是古代医家的世界观,即视天、地、人为一体,统一于一气,具有共同的规律;又是方法论,即把人体的生理、病理置于世界万物的总体联系中加以考察和认识,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总原则--整体观。

    五、传统中医学复兴与发展的思考

    传统中医学与古代哲学血肉相连的关系,决定了中医学的特征特点,也决定了中医学的自身的弱点和不足。因此,在传统中医学发展和走向复兴的今天,笔者作以下三方面的思考:

    1.中医学具有自身的特点,我们既要十分珍惜,又要善于发扬光大。由于传统中医学与传统哲学在共同的发展过程中互相沟通、互相交织,所以古代哲学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思想渗透和融化到中医理论体系之中,成为中医学的指导思想。在整体上,中医学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人的健康和疾病;在诊断疾病时注重医患的直接接触;在治病和用药上注重辩证施治、整体调节;在治病之药的来源上为自然药物,大多是生物药材,靠采集和耕种获得。在整个过程中,又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把人体当作一个黑箱来研究……所有这些构成了中医学自身的特色特点。

    一百多年来,随着西方医学逐步昌明于世界,埃及、印度、阿拉伯等国的传统医学都相继衰落,惟独中医学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上还在继续向前发展。中医学具有如此魅力,就是因为一方面中医学能够从整体上考虑辨证治疗疾病,避免西方的那种“头疼治头,脚疼医脚”的现象;又服用的是自然药物,可避免因化学药物所带来的毒副作用;另一方面我们时代的科学思想正在从近代的机械论转向现代的有机论和系统论,这种认识模式的变化,使中医学中所蕴涵的东方智慧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光彩引起了世界的普遍重视。因此,我们绝不可对传统中医药妄自菲薄,而是要倾心打造,发扬光大。

    2.中医学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必须善于取现代医学之长,并达到与之和谐共进。与现代哲学相比,中国古代哲学显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狭隘性,传统中医学也不可避免地有着它自身的不足和弱点。因此,中医学需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科学的辩证理论思维。中医学和西医学这两种医学应当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真正达到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和谐共进。

    3.中医学人要推动中医学的发展,必须既要理清自身“知识”与“智慧”的关系,又要努力使传统中医学升华为现代的知识和智慧。

    一是传统中医学是古代知识和智慧的结晶。中医学作为一门具体的研究人的科学,包含着丰富的知识。而由于中国古代哲学渗透和融化到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形成不可分割关系的缘由,传统中医学又闪烁着东方智慧的光辉,反映并体现着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水平和特点。因此,传统中医学实质是古代知识和智慧的结晶。

    二是知识和智慧密切相关,但并不同一。在医学领域里所谓智慧的问题,主要是指既认识世界,又认识人自身,也就是基于知识理论而认识天道和人道的根本原理。由知识到智慧还有一个转化的过程。那么,传统中医学又是如何实现把知识转化为智慧的呢?其归根结底是长期的医疗临床实践。传统中医学正是有着智慧这一更高层面的东西,且这种智慧现在又极富生命力,因此,即使在科学技术发展飞快的今天,中医学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

    三是在推进中医学发展过程中注意知识与智慧的关系十分重要。知识可以通过学习掌握,而智慧仅仅通过学习是无法很好掌握的,它除了需要认真学习外,还必须要善于“悟”。因此,现代知识要代替古代知识这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但现代知识要代替古代东方智慧就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这种古代东方智慧又是能打破西方传统“机械论”思维局限的思想、反映着当代新浪潮的走向,要想代替它就更不容易了。回顾过去,有的想用现代知识直接代替古代的智慧,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虽然,有的也有所成绩,但终究又变得无法继续深入,因此,有的发出所谓的“中西医结合,结而不合”的感叹;有的用知识这一层面的眼光来审视和探讨传统中医学智慧的内容,结果也难于深入。可以看到在探讨中医现代化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争论,实际是一个用“知识”与一个用“智慧”的争论,由于两者不在同一层面,所以虽然争得不可开交,但到最后根本无法有共识。

    四是传统中医学的现代化需要知识的现代化和智慧的现代化。我们说,古代的知识为现代知识更替相对较易,古代的智慧要变为现代的智慧相对较难,而把知识和智慧密切关联起来,这需要我们做出极大的艰苦努力。当然转化的途径可以有多条,不可能有一个定式。但有一点应该肯定我们讲现代、现代医学,不可能只讲现代知识理论,还必须讲现代智慧学说。从静态看,古代中医学的一些东西可以通过研究和努力,整合为现代的知识,如利用中医治病的经验和处方,形成今天的药物去治疗相关的疾病,但这仅仅是静态的表现。今天,关键是如何在治疗疾病和保健上动态地表现智慧并切实使古代的智慧变为现代的智慧,这是我们在发展中医学、推进中医现代化必须要考虑、研究和回答的重要问题,并需要倾注力量,聚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可以说,当古代的知识变为现代知识,古代的智慧变为现代智慧的时候,那时实现的将是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的融合,而不是现在所说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