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父母必读》 > 2001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1555487
产科门诊
http://www.100md.com 2001年2月1日 《父母必读》
     怀孕期间发现了潜伏梅毒怎么办?

    问:我是一个怀孕5个半月的孕妇。在验血检查时,发现患有隐性梅毒感染,现正在治疗中(已注射青霉素15天)。我想请问:胎儿是不是也被感染了?现在我怀孕已超过6个半月,医生说引产手术很危险,而且做了引产以后很难再怀孕。即使能怀孕,到了5个月时也会有习惯性流产。我该怎么办?

    上海葛小兰

    答:你能在怀孕期间发现潜伏梅毒,实际是不幸中的万幸。因为孕妇的梅毒螺旋体可以经过胎盘传给胎儿。一般认为,妊娠16周前的胎儿不受传染,主要是胎盘绒毛膜内层的细胞即滋养细胞有屏障作用,梅毒螺旋体不能穿过。妊娠17周后,滋养层细胞逐渐萎缩,至妊娠24周后完全退化,梅毒螺旋体才能进入胎儿血循环。梅毒螺旋体经过胎盘传给胎儿后,可致流产(多为晚期流产)、早产、死胎或使分娩出的婴儿具有先天梅毒,死亡率及致残率均较高。

    青霉素是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目前认为,只要认真治疗,先天梅毒还是可以治愈的。但即使孩子顺利出生,也应该定期随诊,必要时再补充治疗。

    哪些因素会引起胎儿肾积水?

    问:我于胎儿足月待产住进了医院,经B超会诊后确认胎儿左肾重度肾积水、肾囊肿。我忍痛做出了将胎儿处理掉的决定。我和爱人都是搞科研工作的,常接触一些有毒有害的化学试剂,只是在受孕前回避了一段时间。请问,哪些因素会

    引起胎儿肾积水?若想再次怀孕,我们应各自注意些什么?

    云南昆明蔡虹

    答:很同情你的遭遇。应该说,你的孩子发生畸形可能与你们接触一些有毒有害化学试剂有关。但是,目前我所能查到的资料中,还没有看到究竟是哪些因素可以造成肾积水。因此,建议你在准备再次

    怀孕之前,夫妇双方都应该做一次血染色体检查,明确有无造成遗传病的基因存在。

    血液甲胎蛋白的数值是多少胎儿发育正常?

    问:我是个30多岁的初孕孕妇。怀孕后一直担心胎儿的发育问题。曾做血液甲胎蛋白检测,结果数值很高,复查后仍很高,但医生说,不能确认胎儿发育不正常,要我等到孕6个半月至7个月时做B超判断。请问:甲胎蛋白的数值在什么范围内,胎儿的发育是正常的?

    安徽合肥陈松

    答:现在已经肯定,一般在妊娠16周时,母亲血液内即可测出甲胎蛋白,32周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目前有多种方法可以测定甲胎蛋白的量。

    我国山西医学院与北京妇产医院协作,曾报告了1000例孕妇的各周血甲胎蛋白的曲线,认为有助于筛选及诊断无脑儿。但是一般认为需复查2次,最后用羊水中的甲胎蛋白才能确定。但羊水中的甲胎蛋白增高时,应与B超配合才能判断胎儿有无畸形。我认为你们当地医生的意见极为正确,希望你密切配合,或许能得到健康的婴儿。

    治疗宫颈糜烂的药物对胎儿有影响吗?

    问:我今年27岁,一年多来患宫颈糜烂、排卵期出血、宫颈炎。上月由于有下腹剧痛,在医院输了5天液(先锋霉素5号、甲硝唑、丁胺卡那),第2个月发现怀

    孕了。请问这些药物对胎儿有影响吗?

    江苏南京王芳

    答:建议你别要这个孩子。因为你于月经期使用的甲硝唑和丁胺卡那,对胎儿都可能有明显影响。虽然当时还没到排卵期,但所用剂量较大,药物是否还残留有影响很难估计。另外,静脉注射的效果也比口服更明显。

    孕期贫血怎么办?

    问:我现在怀孕4个半月,血液检查结果,血小板178,血色素98克%,红细胞3.6,白细胞8.4,医生说我贫血。我该怎么办?

    广西防城港沙杨

    答:妊娠后随着胎儿的长大,母亲血容量也增多。血容量是指血浆及红细胞。血浆增加约1000毫升,红细胞增加约500毫升,因此出现血液稀释。由于血液稀释,血红蛋白值约为110克/升(非孕妇女正常值可达130克/升)。因此,你的血色素偏低,属于轻度贫血。为了防止贫血加重,适应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从妊娠中晚期开始,就应该补充铁剂。

    孕期如何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问:我刚怀孕1个月。孕前已查出患有滴虫性阴道炎,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进行局部治疗。请问,在怀孕的中晚期可否继续用此药治疗?

    湖北孝感孙凯华

    答:滴虫性阴道炎不容易根治,复发率极高。目前使用的特效药为灭滴灵。但是在妊娠早期,孕妇服用此药有引起胎儿畸形的可能,所以在妊娠20周以前发生滴虫性阴道炎时,不应用口服灭滴灵,只以局部用药为主。由于此药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也可由乳汁排泄,有人认为,此药可抑制白细胞的生成,因此,怀孕中晚期还是尽量不用为好。

    新生儿通过产道时,可由受感染的母亲外阴—阴道直接污染或分娩时咽下滴虫,使其在肠道内得以存活,一旦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发病。

    责任编辑/田安欣(张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