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学养生》 > 2007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1479023
卜居优选好环境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7日 《科学养生》
     本栏目撰稿人张冰隅教授,研究养生文化20多年,著作颇丰,并在多家媒体开辟养生专栏。同时,他本身也是养生实践者,是养生界知行统一的名家。

    现在人们来重新认识山乡时,已开始运用现代的科学目光进行具体的测试。测试的结果发现了不少与养生保健关系密切的情况。

    1.好山好水好地方可运用“黄金分割律”寻找

    所谓“黄金分割”是古希腊人的重大发现,认为用一根直线定为“1”,然后在0.618的地方分割,剩下的一小段与分割的一大段之间的比例,与那大段和整段的比例是一样的,都是0.618:1。当时,人们认为把这个比例用于美术造型有美学价值,因为这是一种最佳的比例,使人感觉到最美的比例,所以称其为“黄金分割”。自从有了“黄金分割”的发现,人们就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中到处可看到“黄金分割”。普通卧室的六面体、窗玻璃、旧式家具中的卧床、五斗柜、床头箱,还有电视机的屏幕、菜板、洗碗池、信封、信笺、邮票……几乎满眼都是“黄金分割”,人们看来看去都觉得很舒适。假如有人别出心裁把房间设计成Z字形、S形、马蹄形,家具都搞成不规则的三角形、多边形,电视机屏幕成手枪形,卧床呈五角形……一天看下来不仅是别扭,而且一定会头昏眼花、心情烦躁不安。

    以人体的形体来看也有不少美与不美的区别。脸形的宽度与长度最好是2∶3,从下巴到发际的0.618处正好是眉毛。双手的长度应是身高的0.618。从下往上,人体的0.618处是“肚脐”,那个地方很重要,所谓“丹田、气海、命门”等要穴都在此高度。再说人的正常体温是37℃,其0.618是23℃,所以人在23℃左右的气温环境中感到十分舒适。平时喝23℃的温开水,对健康十分有益。

    既然“黄金分割”最美,我们不妨在地球上留意这一有趣现象。地球的球面,东西可分出360°经线(以通过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的子午线为界,东经、西经各180°);南北则以赤道为界,向北向南各分出纬线90°。人们发现北纬线的0.382(即1-0.618)处,即北纬30°左右,有不少令人感到非常奇异绝妙的风光。首先是世界最高的屋脊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在此纬度附近,世界上最深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也在此纬度附近。其次是埃及的金字塔、神秘的百慕大都在此纬度上。还有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江大河如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中国的长江等都是在北纬30°附近流入大海。

    再看看中国的四大佛教道场,只有五台山不在此纬度,其余三个圣地——普陀山、九华山,峨眉山都在此纬度附近。还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黄山、“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庐山、引人入胜的湖北“神农架”,以及“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江南风光……几乎都是在北纬30°附近。事实上在这些地区不仅有好山好水好风光,而且人也特别秀美。相信这些地方正是天地之气相交后最有利于人生活的风水宝地。因此,也是千百年来人们所最为流连忘返的旅游胜景区。

    与之相反的是有不少穷山恶水之处,荒山秃岭,黄沙扑面,寸草不生。这里面也许是因为山岩中有危害生命的放射性,也许是因为天地之气相交后有许多不利于生命繁衍的自然因素。所以不仅人迹罕至,甚至连走兽飞禽也远走高飞。

    2.依山傍水有利于健康长寿

    总的说来,在山的南面向阳处并离水源不远的地方建居所是十分有利于健康长寿的。然而具体实行时却大有讲究。

    第一,并非什么“山”都适宜人“居”。许多荒山秃岭之所以缺少生物,很可能与岩石中有不利于生物的放射性物质有关,也可能与山中缺水或水质不纯,含有不利于健康的矿物质有关。

    真正的佳山是草木繁盛,绿树成阴的。山上的土壤没有一般城市常见的工业污染、垃圾污染和农村常见的化肥污染。如果有清澈的山泉(含有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矿物质)更佳。

    第二,到底是定居高山上好,还是在山下建房好?不能一概而论。

    山越高,空气越稀薄,呈低氧空气。山太高,容易形成高山反应。如在适当的高度如海拔1千米之内,这种适度的缺氧可使心跳加速,增加心脏排血量和冠状动脉血流量。在山路上走动也加强了呼吸运动,这些都可以起到锻炼心肺功能的作用。加上山上绿色植物很多,不仅可产生许多负离子,也可净化空气。

    在山顶上居住,山风太大,多吹山风也不利于健康;在山脚下定居,则要注意不要选择过于潮湿之地,以免冬天阴冷、夏天闷热,并容易滋生病菌。在山上居住还须注意取水的方便和日常生活的方便。

    第三,很多人认为山居幽静,远离尘世的喧嚣,有利于养生。实际上,在养生时除了讲究天气、地气外,还要注意“人气”。如真的远离人群而独居,很少与人打交道并不利于健康长寿,甚至一旦生病无法医治,因此,不宜学古人的隐居山林的方式,而适宜开辟现代化的度假村。既可保持一份休闲和安静,又不会因为远离人群而在生活上造成许多不周,影响生活的质量。目前,能经常到地处青山绿水的度假村去度假的人还不太多。在许多发达的城市中往往有几百万乃至千万以上的人长年聚居。

    平时应怎样注意优选较好的地方和环境作为工作场所和起居之所?

    在城市中,造新房子时,最好的地是旧民居拆迁的宅基地。曾有许多居民长期在这块地上居住,已足以保证其地气适合人们建居。

    如果原来曾经是河浜水泽地,后来被填没了(如北京的龙须沟、上海的肇家浜)。即使已经夯实也只宜作为绿化地带,不宜作为宅居地。因为当年填没时很可能有各种有害的脏物垃圾。而且这种地方土质松软,应防建房后下沉而造成地基墙壁断裂等。

    原来是厂房或者农田,甚至是坟场等,其地气当然很可能有害于人体健康。但并非不能建房,因为即使是建造多层住宅,也必然会去尽浮土,下挖一定深度搞个沉箱结构;如建高层,更要去浮土、打深桩,然后建地下层等。因此,原来工业污染或农肥污染或尸骨污染的泥土早就被挖掉了,不必心存过多疑虑。

    倒是在南方水乡应十分注意地下的流沙层。一般建高楼大厦时,会有专家测量,而造多层建筑时不大注意地下的情况。尤其是在几幢大厦的旁边或空隙中营造的普通住宅会因太逼近大厦而忽略地下流沙的倾向性流动,出现建筑物的下沉和倾斜情况。(待续)编辑/鲁湾(张冰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