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年.第7期
- 经蓝碟手辅助腹腔镜治疗腹部外科疑难疾病
- 心理社会因素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基因研究
-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环氧化酶-2表达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 Sp1/Krüppel样转录因子家族研究进展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联合序贯治疗
- 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 乙型肝炎治疗的新靶点与新方法
- 拉米夫定在免疫受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
- 丙型肝炎病毒p7蛋白研究进展
- 大鼠小肠移植排斥反应期移植肠RANTES表达的变化
-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HBV前-S2蛋白反式调节基因
-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HBV DNA聚合酶中RNase H的反式调节基因
- HBV慢性感染患者PBMC凋亡与血清病毒载量
- 丁型肝炎肝组织Bcl-2/Bax、Bak表达与细胞凋亡表达
- 幽门螺杆菌外膜蛋白对Helicobacter pylori 感染的诊断
- 广东潮阳地区海尔曼螺杆菌感染与食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 小檗碱对大鼠肝细胞钾电流和钙电流的影响
- 螺内酯对大鼠肝纤维化及TGFb1 TIMP-1表达的作用
- 热盐水致大鼠萎缩性胃炎胃黏膜COX-2的表达
- 同种和异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分类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比较
- 科学研究的设计和方法中的科学性
- 携带mIL-12基因的增生型腺病毒对小鼠移植胃癌的治疗作用
- Stat3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胃腺癌MKN45细胞相关信号传导影响的研究
- 转化生长因子bII型受体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 靶向survivin的siRNA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腺病毒增强转铁蛋白受体介导的针对突变型p53的大酶转染可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 肝癌中脱-g-羧基凝血酶原的表达及意义
- 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肝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 三氧化二砷诱导人类大肠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 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HCV F蛋白结合蛋白基因
- 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双环醇作用HepG2细胞后的差异表达基因
- 大鼠肝再生相关基因LRRP1的人同源基因是一种新型琥珀酸脱氢酶的亚单位编码基因
- 酵母双杂交筛选白细胞中新基因NS3TP6结合蛋白基因
- 针刺对胃黏膜损伤家兔表皮生长因子、生长抑素及生长抑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心肌组织中巯基物质的抗氧化作用
-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p53抗体检测的意义
- hMSH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DNA甲基化之间的关系
- 大鼠胃壁细胞的分离及纯化
- 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HLA-DQA1的免疫遗传学特征
- 食管及胆囊同时性双原发癌1例
- 以DIC为首发表现的胰腺癌1例
- 双功能融合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与作用
- 复方二甲基硅油对功能性肠胀气的疗效观察
-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窦萎缩性胃炎的改善作用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意义
- ERCP对梗阻性黄疸病因的诊断价值
- 扶正养阴方与高强度超声聚焦联用对晚期肝癌疗效的探讨
- 慢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 胰管结石85例的内镜诊治
-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特殊情况的处理
- 重型肝炎患者血浆内皮素、心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II测定
- CA125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前瞻性观察
- 绒毛膜细胞癌空肠转移1例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的临床意义
- 乙型肝炎病毒DNA YMDD变异的检测技术
- 拉米夫定治疗儿童乙型肝炎
- 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相关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进展
- 拉米夫定停药后复发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 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中病毒载量的动力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