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2 > 黄敬伟经筋疗法 > 正文
编号:12307847
筋性内脏病讲稿.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14kb)。

    筋性内脏病

    中国人民解放军202 医院经筋研究室 李江舟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经筋研究室 薛立功

    综 述

    ? 扁鹊见蔡桓公

    ? 《韩非子》

    ?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综 述

    ? 《伤寒论·太阳表证》

    ?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筋性内脏病

    ? 定义:因外周经筋损伤而卡压相关经脉而出系列内脏症候群。

    在背部的主要经脉

    ? 1、督脉 《难经》说:"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上巅循额,至鼻柱,阳脉之海也。"

    ? 2、 夹脊穴 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

    ? 3、足太阳膀胱经在腰背部的循行分布:

    ?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

    ? 足太阳经筋在腰背部的循行分布:

    ? ...上挟脊上项...

    与背部关系密切的经筋和经脉

    ? 足太阳经脉所生病

    ? 《灵枢·经脉》篇: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腘踹脚皆痛,小指不用。

    ? 足太阳经筋所生病

    ? 《灵枢·经筋》篇:其病,小指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扭痛,不可左右摇。

    与背部关系密切的经筋和经脉

    ? 《灵枢·经脉》篇:"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在背部与这三条经脉循行相关的经筋有:

    ? 足太阳经筋(上挟脊上项)

    ? 足阳明经筋(上循胁属脊)

    ? 足太阴经筋(其内者,著于脊)

    ? 足少阴经筋(循脊内挟膂,上至项)

    ? 足厥阴经筋(结于阴器,络诸筋)。

    与背部关系密切的经筋和经脉

    ? 从以上可以看出,督脉其经脉有与足太阳经同行者及相通者,其络脉深入在脊柱的两旁,与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相互贯通。足太阳膀胱经乃经脉的核心,督脉总督诸阳经是阳经的统领,二脉又同络于脑,行于人体阳中之阳背部,可谓二脉在循行上密切联系,在生理上息息相通。夹脊穴所在恰是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经气外延重迭覆盖之处,夹脊穴于此联络沟通二脉,具有调控二脉的枢纽作用,针灸夹脊穴时能起到调节两经的整合作用。

    背俞功能带

    ? 脊柱区域带包括了背俞穴与华佗夾脊穴,那么脊柱区域带同样具有背俞穴与华佗夾脊穴同样的功能。

    ? 背俞穴是指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输穴,可以治疗相应脏腑及相关五官五体疾病。华佗夹脊穴是位于脊柱两侧,上平第一胸椎棘突下缘,下平末节骶椎棘突下缘,脊柱旁开0.5寸的经外奇穴,临床实践中发现,在同一脊椎水平上,华佗夹脊穴和脏腑背俞穴的功能类似,广泛用于脏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能治疗一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一些疑难怪症。

    背俞功能带

    ? 1诊断相应脏腑疾病

    ? 脏腑有病,可以在相应的背俞穴有压痛点,或者发现结节条索样变化。如心脏有疾可在心俞、督俞、至阳、灵台,肾脏有疾可在肾俞、命门等督脉穴探测到反应。脏腑之气不仅通于膀胱经的背俞穴和督脉穴,因而夹脊穴和背俞穴一样,作为脏腑之气出入之处,都有能够反映脏腑病理生理功能的变化。如呼吸系统疾病在胸3~胸5椎两侧出现反应,消化系统疾病在胸腰段两侧出现反应,肝胆系疾病常在胸9、10夹脊穴出现压痛,,肺部疾病常在胸3夹脊穴反应明显。

    背俞功能带

    ? 2治疗相应脏腑疾病

    ? 内经云:"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 就是指通过外在腧穴的反应的脏腑疾病。脏腑背俞穴广泛应用于脏腑疾病的治疗,如肖祖伟等针灸肺俞治疗风寒性咳嗽40例,临床取得满意疗效。李保良等针刺背俞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43例,疗效显著。由于夹床上应用夹脊穴治疗脏腑疾病,也是常用的方法。

    背俞功能带

    ? 3治疗相表里脏腑疾病

    ? 由于脏腑相互表里,经络联系密切,虽然脏腑之气各自输注于相应的背俞穴和夹脊穴,但由于脏腑间经脉的相互络属关系,使气血相互沟通,故针刺背俞穴或相应的夹背穴,不仅能治疗相应本脏腑疾病,同时也治疗相表里脏腑疾病。如取胆俞或相应夹脊穴可治疗肝脏疾病,取肺俞或相应节段治疗皮肤、大肠疾病,取脾俞或相应夹脊穴可治疗胃部疾患。杨振辉等针刺夹脊穴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

    背俞功能带

    ? 4治疗相应脏腑所属器官及五体病

    ? 背俞穴和夹脊所在的功能带不但对相应脏腑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这些脏腑所濡养的五官体病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如目疾与筋病可取肝俞或同一水平的胸9夹脊穴,耳鸣耳聋常取肾俞或同一水平的腰2夹脊穴,以及与胸9腰2同一水平的反应点。刘俊红取肝穴点刺放血拔罐,治疗顽固性表粒肿32例,疗效满意。

    背俞功能带

    ? 5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 现代医学认为,内脏功能的调节主要和植物神经有关。背俞穴和华佗夹脊穴所在的背俞功能带,其深层就是分布于脊柱两侧的交感神经节,帮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的疾病都有可以酌情选用华佗夹脊穴来治疗。临床实践观察到,功能带内的穴点还可以治疗许多远离躯干脏腑,且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的疾病。如血管性头痛、脑血管意外、高血压、糖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肢端感觉异常、红斑性肢痛、雷诺氏病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11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