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2 > 王文远平衡针疗法 > 正文
编号:12308933
平衡针灸谱写中医史新篇章.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791kb)。

    平衡针灸谱写中医史新篇章

    出生于齐鲁文化之帮的王文远自幼酷爱中医,20世纪60年代响应国家振兴中医的号召,16岁便师从鲁南名医刘春启,通读中医4部经典典籍及10余部中医专科书籍。1964年王文远应征入伍,1975年考入石家庄白求恩军医学院,系统学习现代医学基础理论,为以后其在针灸领域的中西结合打下坚实基础。

    需求、实践、毅力与勤奋是创新的源泉。在部队,官兵最常见的病痛是战伤和训练伤,军事医学要求在最快的情况下为伤员解决病痛,又不影响部队的战斗力,所以见效慢的中医常常没有用武之地。环境的变化没有使王文远放弃对中医学的热爱和追求,为了找到能快速见效的中医方法,他将目光投向了具有简、便、效、廉等特点的针灸。

    1970年,王文远带领部队医疗队到雾灵山区采药时发现,当地农民由于砍柴、运货,常年背篓不离身,很多人患有严重的肩周炎,苦不堪言。王文远用传统针灸为他们治疗,有的病人不但不见效,病反而越治越重。回来后他带着这个问题专门进行研究,检索了治疗肩周炎的传统穴位进行反复验证,但没能确定哪个穴位可以作为治疗肩周炎的特定穴位。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定另辟蹊径,经过多次实验后发现,肩周炎最敏感的穴位不在传统的中医经络穴上,而是在西医解剖学确定的小腿外侧的腓浅神经上。又经过6年艰苦的临床实践,他终于找到治疗肩周炎的特定穴位,3秒钟就能使患者疼痛顿消,臂膀活动自如。

    此后,王文远将中医的心神调控学说与西医的神经调控学说结合起来研究,又陆续在人体四肢及头部找到30多个全新的具有整体平衡作用的穴位。经过科研立项、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这些穴位对治疗颈椎病、糖尿病、腰椎间盘突出、脑血栓后遗症等380种疾病,均有奇特疗效。至此,王文远利用大脑高级中枢系统的调控参与,突破传统经络与穴位,成功地探索了大脑皮层反馈在体表神经上的38个密码定位,从而改写几千年中医针灸史,创立了平衡针灸学。

    小小银针 "扎"出"当惊世界殊"

    几千年前,神农氏遍尝百草而有数百经方,古人砭石导引而有针灸经络,创新意识一直是中医学得以不断发展并流传至今的法宝。时至今日,对传统的过度迷信,固步自封,使中医学发展面临着危机。当人们普遍忧虑中医发展停滞不前的时候,王文远却在中医创新的园地默默绽放出一朵朵奇葩。

    1994年10月,王文远在全国第一届平衡针灸学术会议上,向国内外公布了他创立平衡针灸学科的科研成果;1995年12月在原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将军的批示下全军平衡针灸中心成立,并先后4次召开平衡针灸学术大会,王文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7项;2001年平衡针灸国际网站创办;2001年春天,平衡针灸技术还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988年以来,王文远治疗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偏头痛、莱姆型面瘫、糖尿病等380种疾病,门诊量达42万人次,有效治愈率达99%,一针治愈率为11%,治疗的病人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用平衡针与中药相结合的办法治疗莱姆型面瘫,比国际上通用的治疗方法效果好、治愈快、花钱少,无副作用。其论文在美国《国际针灸临床杂志》上发表后,引起国际医疗界的轰动。

    王文远在平衡针灸学的基础上,又先后推出了平衡火罐、平衡推拿、平衡体疗、平衡膳食、平衡心理、平衡药物、平衡刮痧、平衡戒毒等平衡医学系列,并初步形成了独特的平衡医学理论体系。目前,将此技术运用于临床的3000余所医院遍布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新加坡、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97年,王文远在第四届世界针灸联合会大会做专题报告和现场演示后,一位参会的患8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引发下肢坐骨神经痛的墨西哥教授当场请王文远为他医治,王文远在他前额腰痛穴处扎了一针,又在其肩关节臀痛穴处扎了一针,仅几秒钟,病人疼痛消失。这位外国教授连连赞叹:神针真神。乒坛名将邓亚萍在参加第44届世乒赛前,突发腰椎间盘脱出症,痛得卧床不起,王文远连夜赶到正定训练基地,为邓亚萍做平衡针灸治疗,4天后,邓亚萍康复。在南疆军区海拔5000多米的边防线巡诊时,王文远为在训练中腰部扭伤的某边防连连长治疗,一针扎下使连长当即扔掉了拐杖。十多年来,王文远先后深入全军300多个训练场巡诊,从巴山蜀水到西藏高原,从喀喇昆仑到塔克拉玛干沙漠,从东海舰队到呼尔贝尔大草原,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一枚小小银针,为数万官兵解除伤痛,"扎"出12项防治部队训练伤的科研成果,"扎"出了部队的战斗力。1980年以来,王文远还多次深入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农村,义诊病人达3万余人次,常年定期为孤寡老人义诊,解除了他们的病痛,利用节假日在医院驻地附近义诊130余次,诊治病人万余人。一枚小小银针,还"扎"出了6本学术专著,280多篇学术论文,另有数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北京市科技成果奖。1995年12月,由王文远任主任的全军平衡针灸治疗培训中心成立,他甘为人梯,先后举办军内外学习班100期,培养了近万名平衡针灸中医人才。

    平衡针灸学九大特点徐亚静

    1突出人体自身平衡

    自身平衡系统的实质就是人体内的自我调控功能。通过针灸来调整、完善、修复大脑高级神经中枢,从而激发、调动机体内的物质能量,促进机体在病理状态下的良性转归。此外,这个平衡系统还具有被动加强的特性,能够接收外界给予的合理良性刺激。平衡针灸的目的不是去直接治疗疾病,而是把针刺作为一种人为的外因刺激手段,通过患者自身调整恢复机体的平衡,间接地依靠病人自身来治疗疾病。

    2突出人体信息系统

    平衡针灸学充分利用了人体的信息系统。平衡针灸就是通过直接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将针刺神经的信息通过人体信息传导,反馈到大脑高级中枢,通过神经信息传导来完成对机体各系统的调控支配作用。

    3单穴疗法

    平衡针法原则上是一病一穴,一症一穴,80%以上的病症均可用一个穴位治疗。

    4针刺快速

    平衡针法进针快、找针感快、出针快,整个针刺过程控制在3秒钟之内。

    5即时效应

    即时效应亦称一针见效。80%以上的患者3秒钟即可见效。

    6突出针感效应

    针感是反映平衡针灸疗效的重要标志。因为效应来源于针感,针感产生于效应。不同的穴位有着不同的针感要求,只要将要求的针感扎出来即可产生治疗效果。此外,平衡针灸在针刺手法中不过于强调针刺手法,也不要求采用补法、泻法、平补平泻,只强调一个提插手法,通过提插手法将不同的针感扎出来即可。

    7离穴不离经

    平衡针灸不过于强调穴位的定位,而是要求针刺到相应的穴位即神经相应的节段上而出现针感即可。如肩痛穴针刺的腓浅神经节上下10厘米内均可。

    8穴名通俗好记

    传统穴位由于穴名繁多各异,给临床普及带来了一定困难。平衡针灸学的穴位名称通俗易懂,易于普及。其主要特点是以部位、功能、主治来命名。如治疗头部病变的穴位叫头痛穴,治疗糖尿病的平衡穴位叫降糖穴,治疗半身不遂的平衡穴位叫偏瘫穴。

    9安全无副作用

    安全无副作用是平衡针灸学最根本的要求。在针刺患者时最为常见的副作用是晕针,而采用平衡针灸治疗,最长时间不超过3秒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79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