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2 > 刘恩明的毫火针讲座 > 正文
编号:12309149
火针针刺的安全.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30kb)。

    火针针刺的安全

    不管是听说过火针的还是没有有听说过火针的,不管是接触过火针的还是没有接触过火针的,只要一谈起火针,首先被关注的就是火针的安全问题。尤其是现代人,一方面人们的自卫防范意识比过去大大地提高了,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知识水平大大的提高,于是想的多了,想的细了,也就想的复杂化了。包括媒体的宣传与介绍,甚至有的专业的论述,对火针的安全也是心有余悸,顾虑重重,说起来吞吞吐吐,底气全无。

    如有的论文说:"(火针)要求速进速出,因留之过久会致筋焦骨伤,造成患者的额外痛苦。","筋焦骨伤""额外痛苦",火针好可怕呀!疼苦已是不小了,不能额外再受伤害。

    有的说:"火针疗法能治疗多种疾病......同时,它也有一定的禁忌症,如疤痕体质的人和有血液疾病的人不能接受火针治疗。"

    有的说:"发热的病症,不宜用火针。"

    有的说:"火针能杀死神经","火针能瘀阻血管","对于血管和主要神经分布部位亦不宜施用火针"。有的说:"面部应用火针要慎重。因火针刺后,有可能遗留有小疤痕,因此除治疗面部痣和扁平疣外,一般面部不用火针。"还说:"尤其靠近五官的穴位不宜火针针刺。"

    有的说:"火针的适应症为风寒湿痹,不可滥用"有的说:"糖尿病人或皮肤易化脓者禁用此法。"

    更有甚者,提出:"......足部尽量点灸,不针刺(火针),以免留下疤痕。"等等。

    归纳以上,火针的安全问题不外乎三个方面:即火针的禁忌,火针的事故发生,火针的注意事项。

    上面有些问题已在前面不止一次的讲过,如面部可以用细火针或毫火针刺之。火针具有广泛的适应症等等。下面重点讲一下其它有关的几个问题。

    一、发热的病症,是不是不宜用火针。贺普仁教授认为,火针"凡属寒热虚实,病灶轻重远近,无所不宜。盖寒病得火而散者,犹如烈日消冰,有寒随温解之义;热病得火而解者,犹如暑极反凉,乃火郁发之之义也;虚证得火而壮者,犹如火迫冰而气升,有温补热益之义也;实证得火而解者,犹如火能消物,,实则泻之之义也;痰得火而解者,以热则气行,津液流通故也。因此说,火不虚人,以壮人为法也。"所以说病不在乎寒热虚实,火针皆可宜之。[19]

    二、糖尿病人,可不可以用火针疗法。答案是肯定的,可以,不但可以,而且疗效相当突出。对糖尿病人,要注意皮肤的针前与针后的严格消毒。皮肤化脓,或久不收口,固然有自身免疫等问题,但主要还是感染所致。火针具有双向调解作用,因此对皮肤易化脓者,及疤痕体质的人,只要消毒严格,是不会产生不良作用的。

    三、"火针能杀死神经。""火针能瘀阻血管。"这种说法,是属于臆造。不懂装懂,似是而非,还是对火针极不负责任的歪曲,可由后人去评说。但今天对火针所起到的反面效应,对火针疗法的抵毁与伤害,确实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起到了于无声之处听惊雷的后果。以火针细微之体,虽携挟高热,但热量有限,刺入肌内,与体液相接,骤然散去,失去高温的针体怎么能有杀死神经,瘀阻血管之能力?实验往往是最好的验证。只要你付诸这小小的实验,立即就会真相大白,明白其中的道理。

    "对于血管和主要神经分布部位亦不宜施用火针。"这种观点能不能成立?这也是不言而喻的问题。火针针刺是应避开血管、神经、重要器官,但绝不是对于血管和主要神经分布部位亦不宜施用火针。血管是经络的组成部分,有经络样的功能。过去我们在理解血管与经络的关系时,注重于血管内流动的血液,而忽略了血管壁的经络样作用。血管壁主要受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支配,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交感节前纤维来源于延髓缩血管中枢和脊髓侧角交感神经元,支配血管的交感神经在到达血管之前,进行了大量的组合、交叉,交感神经的兴奋效应往往是全身性的和整体性的,来源于局部的刺激常常引起广泛的效应,因此针刺体表血管或深部的血管,通过交感传入纤维传到脊髓的侧角及延髓,产生交感反射的范围比刺激范围大得多,有时甚至是全身性的,交感神经的活动必然能起到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作用。当然,这只是建立于目前所知的关于交感反射知识上的针刺作用机制,实际上血管本身的感受和反射功能要复杂得多,比如,血管壁上除肾上腺素能末梢外,还有胆碱能末梢,后者如何起作用还不太清楚。

    因此血管除运行血液外还可接受针刺、传递信息。血管通过血管壁的交感传入和交感反射功能,实现接受和传布信息的作用,血管在这方面的作用并没有引起现代医学生物学科学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而古人却较多地采用了刺激血管的方法来调节机体的植物神经机能。在《内经》中记载就有一种将针刺入血管的特殊刺法。《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曰: "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循之,已发针,疾按其痏,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

    日本学者渡仲山发现,穴区血管分布比非穴区血管约多4倍。有的学者还认为,穴下存在的躯体神经,与血管壁上的植物神经丛相联系的吻合支或汇合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3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