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年.第7期
- 肝脏CT灌注成像的临床研究现状与展望
- 干细胞与肝脏功能重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肝星状细胞激活的内在机制
- 注重神经肽在肝硬化营养障碍和糖代谢紊乱中的作用研究
- 人胃癌细胞环氧合酶-2表达的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分析
- 乙肝病毒前S/S抗原的重组表达质粒对HBV转基因小鼠的免疫治疗效应
- 半乳糖基化壳聚糖肝靶向性基因转导的体内实验
- HCV核蛋白羧基端信号肽基因缺失突变体的构建、鉴定和真核表达
- 回转器模拟失重对SGC-7901细胞增生和周期的影响
- 创伤弧菌经食管感染小鼠的致病性
- 水蓑衣提取物对裸鼠肝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 幽门螺杆菌oipA基因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移植胰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
- 急性胰腺炎患者脂肪乳的临床应用
- Id蛋白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 FK506对大鼠小肠移植排斥反应bcl-2/bax表达及预后的影响
- 中药扶正抗癌汤抗肿瘤血管形成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 YMDD变异阴性的拉米夫定表型耐药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逆转录酶基因序列分析
- 温热对BGC-823胃癌细胞HSP70表达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 苦参碱对L-02人肝细胞系液氮下冻存复苏后功能的影响
- 无痛肠镜检查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 抗线粒体抗体测定对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意义
- 基质金属蛋白酶-2,-9及铁蛋白对鉴别良恶性腹水的意义
- 胃十二指肠动脉瘤并肝血管瘤、胆囊癌1例
- 重度便秘并尿储留1例
- 致谢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审稿人
- 丙型肝炎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 结肠癌淋巴结微转移分子机制及临床检测指标评估
- 小肠移植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 肝干细胞移植治疗肝功能衰竭的研究进展
- HBsAg冲击致敏的自体DCs诱导的CIK细胞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
- DMN诱发大鼠肝硬化模型MMP-2活性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