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编号10253601至10253650间共50条。
☉ 10253601:举办第二届“全国癫痫新技术学习班”通知
☉ 10253602:举办第二届“全国神经分子生物学技术讲习班”通知
☉ 10253603:举办第二期“全国锥体外系疾病研究进展学习班”通知
☉ 10253604:本刊对“一稿多投”的意见
☉ 10253605:评《磁共振成像读片指南》一书
☉ 10253606:本刊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的声明
☉ 10253607:本刊加入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的声明
☉ 10253608:听觉认知电位P300对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认知损害的评定价值
☉ 10253609:甘露醇对自发性脑出血预后的不良影响(附525例前瞻性研究及352例回顾性分析)
☉ 10253610:噻氯匹啶与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 10253611:脑血管病ACE基因缺失多态性的初步研究
☉ 10253612:缺血预处理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 10253613:胰岛素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脑梗死的实验研究
☉ 10253614: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时神经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的表达
☉ 10253615:脑血管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及其意义
☉ 10253616:云南灯盏花注射液治疗83例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 10253617:妥泰治疗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 10253618:家族性三叉神经痛——一家族4代8例报告
☉ 10253619:出血性腔隙综合征的临床与CT分析
☉ 10253620:重症肌无力的治疗
☉ 10253621:脑干出血并脑-内脏联合综合征2例报告
☉ 10253622:椎动脉瘤致Wallenberg综合征1例报告
☉ 10253623:表现为短暂脑缺血发作的脑出血2例报告
☉ 10253624:系统性红斑狼疮致脊髓前动脉综合征1例报告
☉ 10253625: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中枢神经修复再生
☉ 10253626:紧张型头痛发病机理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 10253627:炎性细胞因子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 10253628:高颈段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附24例报告)
☉ 10253629:古稀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 10253630: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 10253631:金钠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
☉ 10253632:隐匿性脑血管畸形合并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的CT与临床(附10例分析)
☉ 10253633:脑卒中发病危险时间的分析
☉ 10253634:额叶癫痫发作临床表现及脑电改变特征的分析
☉ 10253635:偏头痛患者先兆期、发作期和缓解期的颈动脉系统血液动力学的研究
☉ 10253636:中国第一本《锥体外系疾病》已出版
☉ 10253637:《临床诱发电位学》第二版出版发行
☉ 10253638:评《磁共振成像读片指南》一书
☉ 10253639:髓鞘碱蛋白对脑梗死和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
☉ 10253640: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眩晕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 10253641:老年人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
☉ 10253642:卡马西平与TRH抗癫痫作用相互关系的研究
☉ 10253643: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血浆β-内啡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10253644: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GF-β1检测的临床意义
☉ 10253645: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清甲状腺素的改变及其意义
☉ 10253646:大鼠脑缺血再灌流后HSP70的表达和bFGF对其影响
☉ 10253647:去松果体对大鼠学习能力及大脑皮质NOS表达的影响
☉ 10253648:盐酸纳洛酮治疗重症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 10253649:脑血管疾病介入检查时血流变学的改变
☉ 10253650:双针鞘内脑脊液置换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附20例临床报告)

前十页 前一页  后一页  后十页 后百页  后千页  

页面最后生成日期:2005-4-29 22: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