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年.第4期
临床医学论著
- 化痰祛瘀方治疗痰瘀夹杂证H型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 高血压病人中医脉图参数与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血浆IL-17水平变化
- 抗痨清脑汤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及对单核细胞TLR4、MyD88表达的影响
- 毫火针浅刺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 降浊通络益气养阴法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基础医学论著/研究
- 温肾化痰方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
- 替米沙坦和氯沙坦对胰岛素抵抗大鼠冠状动脉脂联素受体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 利拉鲁肽经AMPK途径对平滑肌细胞KCa3.1蛋白表达的影响
- BAPN联合Ang-Ⅱ腹腔注射建立小鼠主动脉夹层模型
综述与进展
-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D-二聚体联合检测评价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 经颅直流电刺激在卒中后单侧忽略中的应用
- T淋巴细胞CD69抗原表达水平和S1P、TGF-β1等细胞因子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 绝经后女性代谢综合征与冠心病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病临床观察
- 冠状动脉造影指导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慢性肾病与慢性炎症因子的关系探讨
- 天麦消渴片配合耳穴压籽治疗新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病人颈部血管斑块大小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 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价值探讨
- 血管内超声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血浆NT-proBNP评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脏事件发生风险的临床价值
- 血清cTnI及BN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心房颤动的相关性分析
- 参松养心胶囊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心率震荡和心率减速力的影响
- Lp-PLA2、CRP及HbA1c联合检测对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
- 高血压病人血压晨峰异常与年龄-动脉缓冲功能的关系探讨
- 非杓型高血压与心率、年龄、性别的关系探讨
- 厄贝沙坦联合六味地黄丸对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伴早期肾损害病人炎性因子的影响
- 氨氯地平联合羟苯磺酸钙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病人血清TGF-β1、RAAS的影响
- 改良血流灌注干预方案对行体外循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围术期临床指标及安全性的影响
- QTc间期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伴2型糖尿病病人导管消融预后的临床研究
- 补阳还五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 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评估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的应用价值
- 特发性肺纤维化病人右心室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 玉林市老年人左心舒张功能减退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清Angpt 2/Angpt 1变化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神经科疾病临床观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
- 针刺颈夹脊配合风池、后溪及束骨穴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低T3综合征与急性重症脑出血的相关性分析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清miR-7和miR-200b表达水平及与脑侧支循环分级的关系探讨
- 针刺疗法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颅脑损伤病人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的影响
- 中药活血通络方联合静脉溶栓对急性脑卒中病人脑血流灌注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 维生素D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病人预后的影响
- 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联合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对后循环缺血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