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年.第2期
临床医学论著
- 温肾通络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M-CSF、hs-CRP、GMP-140的影响
- 疏血通注射液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绞痛患者血脂、凝血功能的影响
- 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hs-CRP、sCD40L的影响
- 中医综合治疗配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颅脑损伤后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1)
- 美托洛尔缓释片与平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及心功能的影响
- 穴位透刺配合电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 未经血运重建的冠心病Gensini评分与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1)
心血管病临床观察
- 麝香保心丸联合阿司匹林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APN、ET-1、NO的影响
- 参麦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心绞痛的系统评价
- 冠心宁联合谷红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90例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1例临床观察
- 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同型半胱氨酸和颈动脉内膜厚度相关性分析
-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 心肾阳气虚衰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 益心舒胶囊治疗气阴两虚挟瘀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 活动平板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研究
- 心率变异性在不同程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的变化
-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女性更年期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
- 丹参冻干粉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观察
神经科疾病临床观察
- 眼外肌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与疗效标准(草案)
- 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NIHSS评分关系的研究
- 蒲参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全血黏度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 黄芎抗栓胶囊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 银丹心脑通胶囊治疗老年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 小儿危重型手足口病合并脑干脑炎63例分析
- 安神补脑液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头痛、失眠症状的疗效观察
- 不同时期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656例临床分析
基础医学论著/研究
- 全蝎纯化液对内毒素休克大鼠TF、TFPI及TNF的影响1)
- 降脂通脉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1)
- 扎考必利对大鼠离体心脏心功能及心律的影响1)
- 血清中AngⅡ水平升高与机械创伤后迟发性心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实验研究1)
- 硫辛酸对db/db小鼠胰岛内NADPH氧化酶表达的影响1)
- 淫羊藿苷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记忆能力及其海马内 GFAP、TNF-α、IL-6表达的影响
- 清热化瘀Ⅱ号方对脑缺血预处理大鼠MAP1B表达的影响1)
- 坏死性凋亡参与NMDA诱导大鼠皮层神经元的兴奋性神经毒作用
- 肢体反复短暂缺血预处理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综述与进展
- 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概况1)
- 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的研究进展
- 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1)
- 活血化瘀方药防治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研究进展
-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1)
- 创伤应激反应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进展1)
- 尾加压素Ⅱ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钙超载及中医药防治策略
理论探索
经验交流
- 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焦虑症状的临床观察
- 阿托伐他汀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分析
- 替米沙坦和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照研究
- 裴正学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经验介绍
- 溶栓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效果的影响
- 自拟通痹宁心汤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66例
- 心血管住院病人伴发焦虑抑郁症状的调查研究
- 动态血压监测在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 高血压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变化分析
- 阿卡波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和血脂谱的影响
- 不同年龄阶段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 心源性晕厥患者发作时特殊临床心电图表现分析
- 氟伐他汀对华法林使用剂量的影响
- 胺碘酮在快速心律失常中的急诊救治效果分析
- 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的临床应用分析
- 虫类药在中风病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
-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94例
-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 尿微量白蛋白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